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探讨连续选育多代以后泥蚶形态性状对全重和软体部重的影响,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对330个2龄“乐清湾1号”泥蚶的壳长L、壳高H、壳宽W、全重Y1和软体部重Y2等5个性状指标进行分析,并建立形态性状对全重、软体部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显示:1)所测5个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宽与全重的相关系数最大(0.952),壳长与软体部重的相关系数最大(0.928)。2)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壳宽对全重的直接影响最大(0.479),是影响全重的主要因素;壳长和壳高主要通过壳宽间接影响全重,是影响全重的次要因素;对软体部重的直接影响最大的是壳长(0.415),其次是壳宽(0.390),两者是影响软体部重的主要因素。3)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壳长、壳高、壳宽估计全重和软体部重的最优回归方程:Y1=-18.798+0.265L+0.294H+0.646W;Y2=-7.194+0.143L+0.088H+0.203W。  相似文献   
2.
我国海水养殖贝类弧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弧菌的致病机理,对我国主要养殖贝类的危害以及对其检测方法的进展,提出了养殖贝类弧菌病的一系列防治措施,另外对贝类弧菌病的研究方向也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干露、水温、盐度和底质对橄榄蚶成贝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湿度65%-75%情况下,随着温度的上升,橄榄蚶成贝的干露能力逐渐降低;在海水盐度24.6和pH7.8的条件下,橄榄蚶成贝存活的最适海水温度范围为5-19.8℃;在海水温度19.8℃和pH7.8的条件下,橄榄蚶成贝存活的最适盐度范围为15-30;在海水温度20-23℃、盐度21.8和pH8.1的条件下,橄榄蚶成贝在多种底质中均能存活,其中以泥砂质和泥质为宜.  相似文献   
4.
pH和氨氮对毛蚶稚贝生长与存活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pH和氨氮对毛蚶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毛蚶稚贝生存的适宜pH范围为7.5~8.5,pH为8.0时生长及存活最好;氨氮浓度越高,毛蚶存活率越低;毛蚶稚贝对氨氮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在实验条件下,毛蚶稚贝对氨氮24,48,72,96h的TLm分别为96.33,74.16,43.63,20.36mg/L,安全浓度为2.04mg/L。  相似文献   
5.
以日常地籍调查为研究对象,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实际情况,介绍并研究了日常地籍调查的工作流程,探讨了日常地籍调查中实地测绘的具体方法,结合实例论述方法的应用,对开展日常地籍调查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红树植物秋茄叶片为实验材料,美人蕉叶片为对照材料,采用6种不同的DNA提取方法,比较不同方法的DNA提取效果。结果表明:针对红树植物优化的CTAB法(方法 6)通过PVP的除酚去多糖作用,利用CTAB提取液和氯仿-异戊醇强效除蛋白和脂类物质,结合高盐环境下异丙醇高效沉淀DNA去除多糖,最终达到彻底去除杂质,得到高纯度的基因组DNA,是6种方法中最适合用于红树植物DNA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肠道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65℃温度范围内,温度显著影响可口革囊星虫肠道中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活力(P<0.01),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  相似文献   
8.
通过急性毒性实验确定了体重(43.5±2.13)g的锯缘青蟹24 h、48 h氨氮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分别为179.99 mg/L、129.99 mg/L和20.34 mg/L。体重(20.8±1.55)g的锯缘青蟹24 h、48 h氨氮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分别为175.55 mg/L、131.35 mg/L和20.06 mg/L。锯缘青蟹耗氧率随温度的而增大,在30℃左右达到最大值。体重为(31.6±2.23)g的青蟹,窒息点在15℃时最低为0.17 mg/L,25℃时最高为0.34 mg/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