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8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试探函数—辅助方程综合法,求出(3+1)维KP方程的某些函数类新的精确行波解,其中包括双曲函数孤立波解、三角函数解、椭圆函数解和幂函数解等.  相似文献   
2.
文章建立了新的关于n个无关变元的Ou-Iang型离散不等式,所得结果不仅推广和改进了已有的相关结果,并在研究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理论上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贴膜玻璃抗冲击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是典型的易冲击破坏的脆性材料,粘贴薄膜可以有效地提高玻璃试件的抗冲击能力.为了分析贴膜对玻璃试件抗冲击能力的影响,通过冲击设备对多组不同类型的贴膜玻璃试件进行了冲击试验,利用高速摄影仪获得圆锤下落影像,计算得出冲击耗能的变化,并对玻璃试件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破坏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P-反演半群类是十分重要的一类与正则半群有较密切联系的半群类.关于该类半群的结构及同余受到国内外众多半群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研究了P-正则半群的强P-同余格中一类极小的同余,引入了特征子半群及超迹的概念,借助于同余理论刻画了P-反演半群S(P)上的强P-同余.确定了与给定同余有相同超迹的最小强P-同余,并给出了由超迹决定的最小强P-同余的一种具体表示.这些结果推广了正则半群上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种群多样性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信息熵的角度研究了种群多样性测度的指标,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通过对种群多样性测度新指标的应用,采用保留最优个体的精英保留变异操作、新的速度项和动态惯性权重等技术,有效提高了种群的多样性.仿真试验说明了本文算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长度确定拍摄地点和日期。首先,确定影响影长变化的5个因素,建立影长变化关系式,并分析单一参数变化对影长的影响规律。其次,在影长已知的情况下,采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和最小二乘法,相对精准地确定直杆所处地点和拍摄日期。并针对一影长渐变的视频进行模型应用。最后,运用Matlab对影长变化规律、非线性回归模型、灰度读帧处理分别编写算法并描述。  相似文献   
7.
将一维可压缩Euler方程组的柯西问题通过引入黎曼不变量将其化为对角型一阶拟线性双曲组,以此为基础研究解的生命跨度,并给出了经典解的生命跨度的上界估计.  相似文献   
8.
水合物分解极易引起海底能源土出现超孔压现象,进而导致能源土变形,引发海底滑坡等地质灾害。本文基于热力学基本理论,并考虑水合物最终分解状态下的相态演变,以及水合物分解过程中海水对甲烷气体的溶解,修正了孔隙气体非逃逸的Grozic超孔压模型,并将修正模型应用到海底能源土斜坡稳定性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甲烷气体在海水中的溶解,采用修正模型计算的超孔压值相比于原模型减小约26%;水合物分解过程中,相比土体强度参数软化这一不利因素,超孔压积聚对斜坡稳定性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在海底能源土斜坡稳定性分析中,必须考虑超孔压积聚这一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钢管束混凝土剪力墙的实际设计中,多将其视为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仅以截面高厚比作为判定短肢剪力墙的依据,没有考虑其构造的特殊性.为探究适应其特点的钢管束混凝土短肢剪力墙判定依据,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20个钢管束混凝土剪力墙试件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钢管束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的判定与墙厚、钢板厚度及截面高厚比3个因素有关.推导的相关公式可为钢管束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实际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破坏过程中能量的实时演化规律,对大理岩进行不同路径的加、卸载试验,探讨岩体轴向能量、实际吸收的总能量随应变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应力路径下,岩样轴向能量随应变的增加而呈非线性增大,初期能量增长速率较小,随后速率慢慢增大,在达到岩样临界破坏点时,出现1个速率的拐点,随后增长速率趋于稳定;在不同应力路径下,岩样破坏的轴向能量-应变曲线与总能量-应变曲线都存在1个速率突然变化的拐点,轴向能量的拐点出现在对应应力-应变曲线的破坏处,而总能量的拐点出现在对应峰值处。围压的变化没有改变不同路径下岩样的轴向能量-应变曲线的形式,但在不同围压下,加轴压、卸围压路径的总能量-应变曲线呈现不同的形式。卸围压速率没有改变轴向能量与总能量曲线的形式,只是改变曲线在不同阶段的变化速率。围压的增大,不同路径下岩样的轴向能量与总能量差增大,而卸荷速率的影响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