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三苯胺、4-吡啶-甲醛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三苯胺衍生物L,通过质谱、核磁共 振波谱对化合物L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化合物L的光 学性能。结果表明,化合物L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受溶剂极性影响较小(PBS溶剂除外),但其荧光光 谱受溶剂极性影响较大。MTT实验和激光共聚焦细胞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L具有较高的细胞 存活率和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对脂滴有较好的靶向性,可用于监测细胞内脂滴的数量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以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为母体,通过缩合反应,将其与二氰基异佛尔酮相连接,合成得到一种近红外荧光探针LD-YK,并对其结构进行了氢谱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与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探针LD-YK的光物理性质,结果表明探针LD-YK在不同溶剂中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均超过650 nm,属于近红外区域,且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探针LD-YK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且可靶向于细胞内的脂滴部位.  相似文献   
3.
以乙基香兰素、1,10-菲罗啉、2-苯基吡啶和三氯化铱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阳离子型铱配合物的荧光探针(LIr).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探针LIr对黏度的响应性质,结果表明探针LIr识别黏度具有专一性,其荧光强度可增强约140倍.由于探针LIr对细胞的毒性较低,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成像研究.  相似文献   
4.
选择以喹啉腈为电子受体,咔唑、对羟基苯甲醛和香草醛为电子给体,烯烃和苯环为桥键,设计并合成了具有A-π-D构型的化合物L1和具有D-A-π-D构型的化合物L2.通过1H NMR、13C NMR、ESI-MS和IR表征化合物的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理论计算研究化合物L1和L2的光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当含水量分别为50%和90%时,化合物L1和L2的荧光强度最强,呈现出聚集诱导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咔唑和三苯胺基团作为电子给体,酮基作为电子受体,碳碳双键作为π桥,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D-A-π-D构型的化合物L,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和红外光谱对化合物L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并结合含时密度泛函(TD-DFT/B3LYP)理论,研究了化合物L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光物理性质及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结果表明化合物L对极性较为敏感,当含水量为80%时化合物L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约是纯乙醇的17.5倍,是一种典型的AIE分子。  相似文献   
6.
以β-二酮二氟化硼和咪唑为原料,通过简单高效的路线合成了一种化合物L,通过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包括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化合物L的光物理性质以及外部因素对其荧光光谱的影响.由于化合物L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和较好的脂溶性,可靶向在细胞内的膜结构上,因此成功地将其用于组织成像实验中.  相似文献   
7.
以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2-噻吩羧酸和β-二氟化硼二酮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二氟化硼二酮衍生物的化合物L,并对化合物L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探究了化合物L的光物理性质.细胞毒性实验和细胞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L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定位于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