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4-乙烯吡啶和丙烯酰胺为原料(摩尔比为1∶2),以DMF与去离子水为混合溶剂(体积比1∶1),以AIBN为引发剂合成P(4-VP-CO-AM),用溴代烷烃将其季铵化,制成季铵盐型抗菌剂,以大肠杆菌为致病菌体,采用琼脂扩散法测试其抗菌性能.接着用化学接枝的方法将季铵盐共聚物接枝到经KH-550改性的载铜硅藻土上制成不溶于水的复合型抗菌剂,测定抗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载铜硅藻土改性的季铵盐共聚物的抗菌性能比未改性前略有下降,但却具有了优异的热稳定性能且难溶于水,使用时能避免抗菌剂对水体的二次污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有机-无机复合型抗菌材料.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在水环境中具有高毒性和难生物降解性的特点,污水处理厂普通的处理工艺很难将其降解,抗生素通过生物富集等方式在生物体内累积,给生物健康及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威胁.文章利用臭氧技术对水体中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降解效果评估.考察CAP的初始质量浓度、臭氧质量浓度、初始pH值以及自由基清除剂对CAP... 相似文献
3.
酵母细胞膜透性变化对发酵油莎豆粕制乙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8mmol/L棕榈酸可将燃料乙醇产量提高12.7%.生长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棕榈酸、亚油酸和不添加任何脂肪酸的菌体经过18%(v/v)乙醇冲击7h,酵母存活率分别为39%、5%和0%.生长于不同脂肪酸条件下酵母的细胞膜富含各自所添加的脂肪酸.菌体生长曲线表明在稳定期,生长于添加棕榈酸条件下的菌体的细胞浓度最大.菌体膜透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不添加脂肪酸、添加亚油酸、添加棕榈酸;这与菌体乙醇耐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完全一致,这说明菌体乙醇耐性的提高与细胞膜透性维持较低水平存在密切联系.从乙醇生成动力学模型参数分析可知:随着菌体乙醇耐性的增强,细胞的生长速率和细胞浓度对产物生成速率的贡献也在逐渐加强,这说明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棕榈酸对于缩短发酵周期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次循环压热法制备、纯化得到了绿豆、马铃薯、锥栗和板栗抗性淀粉,并对它们的体外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抗性淀粉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的清除作用较强,随温度上升清除率增高而IC50值降低;对ABTS+·有更强的清除作用,IC50值均较低;对O2-·具有较弱的清除作用;在较高的温度与浓度条件下对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增强,IC50值降低;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也较弱. 相似文献
5.
水热法合成纳米ATO粉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锑白、氢氧化钠、锡酸钠为原料,硫酸作为沉淀剂先制备出ATO的前驱体,然后用水热法合成了ATO纳米粉体,用容量法和碘量法分析其锑掺杂量分别为4.3mol%、5.8mol%和7.2mol%,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差热分析等手段对粉末进行了表征.DTA分析表明所得到的粉末脱水完全,晶型稳定;TEM分析结果表明其平均粒度20nm左右。XRD分析表明,随着锑掺杂量的增加,ATO的粒度减小而结晶性能变差.图4,表2,参10. 相似文献
6.
以3-甲氧基苯酚、4-酮-3-甲酸甲酯哌啶盐酸盐和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通过分子间环加成反应和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潜在的多巴胺D4受体拮抗剂3-(4-羟基苄基)-8-甲氧基-1,2,3,4-四氢苯并吡喃[3,4-c]吡啶-5-酮。采用红外光谱、质谱、氢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中间体及产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子间环加成反应中,当反应物3-甲氧基苯酚、4-酮-3-甲酸甲酯哌啶盐酸盐与硫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1:30、反应时间为48 h时,最高收率为49.2%;在N-烷基化反应中,当反应物8-甲氧基-1,2,3,4-四氢苯并吡喃[3,4-c]吡啶-5-酮、4-羟基苯甲醛与三乙酸基硼氢化钠的物质的量比为2:4:5、反应时间为20 h时,最高收率为51.8%。 相似文献
7.
铝硅酸盐矿物是层状硅酸盐矿物,破碎后晶体端面荷电是表面原子的选择性吸附和解离而成,并随pH变化而变化,其层面荷电为金属离子的晶格取代造成,荷永久负电荷,不随溶液pH值变化而改变.阳离子捕收剂是铝硅酸盐矿物捕收剂的设计首选.多胺类药剂与十二胺相比增加了吸附活性点,浮选性能得到改善.有关参数的计算结果说明多胺类药剂是比十二胺更佳的铝硅酸盐矿物捕收剂.浮选试验也证实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全钒液流电池的结构、原理、特点及其发展过程,对制约全钒液流电池发展的电极材料这一关键组成作了论述.从电极材料的对比分析、电极改性方法的介绍及其电化学性能的优化机制等方面,综述了钒电池电极材料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相似文献
9.
Sm(Ⅲ)(BCB)3与DNA的相互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性红(NR)作探针,利用光谱法研究钐(Ⅲ)与灿烂甲酚蓝(BCB)形成的配合物Sm(Ⅲ)(BCB)3与鲱鱼精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Sm(Ⅲ)(BCB)3与鲱鱼精DNA结合比n(Sm(Ⅲ)(BCB)3)n(DNA)=41,其结合常数为2.30×105L/mol.Sm(Ⅲ)(BCB)3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方式主要为沟槽作用方式,△rH☉m和△rS☉m都有利于Sm(Ⅲ)(BCB)3-DNA超分子复合物的形成,但主要影响因素是△rS☉m. 相似文献
10.
银改性六方介孔硅的合成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银改性六方介孔硅(AgHMS)抗菌材料,以X射线衍射(XRD)、红外(FTIR)、固体紫外漫反射(UVVis)、环境扫描(ESEM)、电子能谱(EDS)、热重(TGDTA)及N2的吸附脱附技术对材料结构和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浊度值测定法考察了材料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AgHMS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银在材料中以骨架和非骨架态两种形式存在并且分散均匀。银的引入会导致六方介孔硅(HMS)载体材料的结晶度、介孔有序度、比表面积及平均孔径等的变化,模板剂及脱模温度对Si-O的红外吸收峰峰位及强度也有显著影响。抗菌实验表明:银改性六方介孔材料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及枯草杆菌的抗菌性能依次增强。抗菌剂质量浓度为0.20 mg/L时对枯草杆菌的生长可起到抑制作用;当其质量浓度为1.00 mg/L,12 h后即可实现对枯草杆菌的彻底杀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