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膜下滴灌存在的灌水频次多、能耗大、浅层土壤水分利用率低、地膜污染问题,本文基于地下滴灌的渗墒灌溉特性,设渗灌埋深、灌水定额、灌水频次、播种深度4因素3水平,采用正交法进行渗墒灌溉与CK1(膜下滴灌播深5 cm), CK2(播深5 cm无膜渗灌埋深15 cm)田间玉米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无膜渗墒灌溉玉米平均出苗率94.2%与CK1和CK2平均出苗率97.0%和95.0%差异小,生长前期玉米株高、叶面积系数、根长、根干质量、根生理切面直径、细胞量低于CK1和CK2,但随着玉米生育至中期差异渐近尤其是根长、根干质量高于对照,玉米深播生长正常;(2)渗墒灌溉定额4200 m~3/hm~2灌水7次,比CK1灌水10次灌溉定额4500 m~3/hm~2分别减少30%和7%,但玉米显著增产25.23%,与CK2差异不明显,渗墒灌溉可减少灌水频次和用水定额节能降耗;(3)渗墒灌溉土壤水分和作物耗水强度呈现表土小,中下层增平稳状态恰与对照相反,体现了渗墒灌溉土壤水分运行表土干燥水分扩散小及深层保墒效应,为节能环保型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提质增效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建筑力学课程理论性强,内容缺乏趣味,按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理想。而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使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提出了在建筑力学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组合教学的方法,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新疆塔城区乌苏市水资源优化问题为例,构建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目标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选用带有Deb约束准则的CNSGA-III算法对模型求解,结合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对求解方案进行对比筛选,选出区域水资源最佳配置方案。结果表明:在用水红线约束下,2025年、2035年优化后的水量较原始水量相比分别节约了5%、3.1%;在用水结构上,与现状年相比农业用水占比分别下降7%、11%;在水源结构上,地下水供水占比下降28%,效果明显,充分利用了地表水,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遏制,表明所建立的水资源优化模型对乌苏市水资源研究具有一定适用性,对未来水资源配置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山前凹陷带地下水库的水文地质特征和地质构造,以台兰河流域为例,采用水量平衡法和地下水数值模拟法,从主要调蓄水源即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流场进行分析,探讨该流域地下水库的开发潜力.结果表明:该流域的调蓄空间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渗透性能良好,为人工干预下的水更替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这对于干旱内陆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短肢剪力墙结构以剪力墙为基础,并吸取框架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应用ANSYS软件对高层T形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变形能力进行了仿真试验,分析了楼层层数、连梁跨高比、墙肢截面高厚比和轴压比等因素对变形能力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优化,为工程中的T形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该文分析了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各自的优势,依据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多媒体和板书教学的优点,探讨了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工程力学课堂教学,该文采用单纯多媒体以及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两种教学模式,进行了对比教学实践。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大大减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很好。该教学模式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利用TAJ—20振动三轴仪对饱和含细砾砂进行振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几种不同因素下砾砂的孔压发展规律;并采用双曲线孔压模型进行了拟合。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振动周次和动应力幅值的增加,动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加,而动孔压随固结应力比的增大逐渐减小。等压固结含细砾砂孔压均能达到围压,而偏压固结孔压是否达到围压主要取决于动应力幅值能否大于主应力差,即动应力是否足够大;但当固结应力比太大,孔隙水压力不能达到围压。饱和含细砾砂动孔压比增长随相对密度的增大而减缓,当达到相同的动孔压比,相对密度越大,振动破坏所需的振动周次也就越多,土体就越不容易破坏。振动频率越快,动孔压比上升越快,即孔隙水压力上升速度越快。当达到相同的孔隙水压力时,振动频率越快,振动破坏所需的时间就越少。饱和含细砾砂动孔压发展可用双曲线模型很好的拟合,可为工程实践和试验资料的积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再生骨料混凝土能很好的解决城市建筑垃圾过多、天然骨料资源不足的问题。耐久性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十分重要,混凝土常常会受到硫酸盐侵蚀而影响其耐久性。通过把0%、30%、50%、70%、100%取代率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放入5%的硫酸钠溶液中,分别侵蚀2、4、6、8、10、12个月,每个侵蚀周期都对样品进行分层取样,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检测硫酸根离子含量,从而得出侵蚀12个月后的不同取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硫酸根离子分布:0%取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硫酸根离子含量由初始值0.43%增加到2.24%,侵蚀深度为21 mm;30%取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硫酸根离子含量由初始值0.54%增加到2.66%,侵蚀深度为21 mm;50%取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硫酸根离子含量由初始值0.61%增加到3.40%,侵蚀深度为24 mm;70%取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硫酸根离子含量由初始值0.70%增加到3.98%,侵蚀深度为27 mm;100%取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硫酸根离子含量由初始值0.85%增加到5.02%,侵蚀深度为30 mm;若以0%取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硫酸根离子含量和侵蚀深度为基准,30%、50%、70%、100%取代率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硫酸根离子含量同比分别增长17.13%、54.14%、81.22%、130.39%;30%、50%、70%、100%取代率的再生骨料混凝土侵蚀深度同比分别增长0%、14.29%、28.57%、42.86%。并结合试验结果,详细分析了不同取代率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硫酸根离子扩散影响的机理,为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石灰掺量和龄期对新疆某地分散性土长期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改性研究和力学性质试验,探讨不同石灰掺量和龄期下改性土的变形与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石灰掺量增加,分散性抑制效果越好,最大干密度逐渐降低,内摩擦角增大,黏聚力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压缩系数先减小后增大,最后趋于稳定;随龄期延长,压缩系数减小,黏聚力、内摩擦角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大。当石灰掺量为3%时,分散性土改性为非分散性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峰值,龄期为3d、28d时,其强度提高48.24%、252.74%;当掺量为5%时,黏聚力取得极大值,龄期3d和28d的改性土黏聚力分别增加14.67%、50.05%。龄期越长,强度越高,改性土越脆,适应变形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0.
研究变化环境下干旱区内陆河流以径流为主要指征的水文循环过程及其变化,对于认知水文机理,应对径流变化意义重大。选取乌伦古河二台水文站1959~2015年57年长系列实测月径流资料,采用年内分配完全调节系数C_r、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C_n、相对变化幅度Cm、集中度Cd、集中期D、年际(年代际)径流均值、最大流量、最小流量、年际极值比以及C_v等多指标,运用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R/S法等多方法,在揭示叶尔羌河径流长期演变规律基础上,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启发式分割算法进行径流序列的变异特征诊断,并进行归因分析。结果显示:(1)乌伦古河径流受冰川融水影响年内分布呈"单峰型",主要集中于夏季5~8月,占年径流总量的70%,反映年内分配特征的各指标,如C_r、C_n、C_m、C_d和D,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进入2000年后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其中,C_r、C_d和D指标下降趋势显著,表明径流序列年内分配特征趋于均匀化;(2)乌伦古河径流序列年际变化趋势呈减少趋势,减少趋势不显著,且呈负持续性(Hurst=0.35),具有两个明显的丰枯交替周期,即1961~1973年及1974~1994年;(3)针对传统检验方法——Mann-Kendall法诊断乌伦古河二台站长系列(1959~2015年)径流突变点时出现多个虚假变异点的缺陷,采用非线性方法——启发式分割算法(BG法)诊断乌伦古河二台水文站长系列(1959~2015年)径流序列变异点,得出乌伦古河径流序列变异点为1962年。成果有助于了解变化环境下流域尺度的水文过程演变和水文响应规律,指导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