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3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 HPLC 等柱色谱方法,对南美蟛蜞菊内生真菌 Aspergillus sp. PQJ-1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利用NMR、 MS等波谱方法以及与参考文献对照,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cyclo-D-Trp-L-Pro(1 1),1 H -indole- 3-carboxaldehyde(2 2),isoeugenin(3 3),flufaran(4 4),aflatoxinB1(5 5),sterigmatocystin(6 6)。对所有化 合物进行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 1、2 2、4 4~6 6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显 示出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从Talaromyces 属中获得更多生物活性显著的次级代谢产物,对一株红树植物白骨 壤(Avicennia marina)根际海泥来源真菌Talaromyces flavus 210331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氧化活性 进行研究。综合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等色谱分离技 术,对该菌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次级代谢产物分离纯化;综合运用NMR、MS波谱对纯 化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结构鉴定,并评价鉴定次级代谢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从真菌T. flavus 210331 中分离鉴定 7 个单体化合物,包括 2 个异香豆素类化合物 hypoxymarin C(1)和 peniciisocoumarin F(2),1个联烯类化合物penicilactone A(3),4个苯衍生物diorcinol(4)、p-hydroxybenzaldenhyde(5)、trans-ferulic acid(6)和agidol 10(7)。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具有 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0.180±0.025)、(0.180±0.037)和(0.230±0.013) mmol/L,强于 阳性对照trolox[IC50=(0.290±0.011) mmol/L]。  相似文献   
3.
为从染木树属(Saprosma)中获取更多有效的化合物,对中国特有的热带药用植物厚梗 染木树(Saprosma crassipes)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以及鉴定,增加染木树属化合物多样性。 综合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该植物 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并运用NMR以及质谱鉴定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厚梗染 木树中分离鉴定了 8 个化合物(1~8),包括 2 个环烯醚萜苷:车叶草苷(1)、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 (2),1个蒽醌:1,3-二羟基-2-羟甲基蒽醌(3)以及5个甾体类化合物:卡基二醇(4)、9,11-脱氢麦 角甾醇过氧化物(5)、过氧化麦角甾醇(6)、羟基烯酮(7)和(3β)-柱头-5,25-二烯-3-醇(8);所有化 合物均为首次从厚梗染木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为首次从染木树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以及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对海洋真 菌Eutypella sp. F0219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系统分离纯化,获得8个细胞松弛素类化合物(1~8)。 经 一 维 核 磁 共 振 波 谱 数 据 、质 谱 以 及 X- 射 线 单 晶 衍 射 方 法 等 确 定 这 些 化 合 物 分 别 为 phenochalasin A (1),scoparasin D (2),phenochalasin B (3),cytochalasin Z26(4),cytochalasin Z24 (5),[12]-cytochalasin (6),cytochalasin Z25(7)和 cytochalasin Z27(8)。通过 CCK-8 实验评价上述 化合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CI-H1299细胞的增殖影响,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2表现出中等的抗肿瘤 活性,IC50值为(5.1±0.25)μmol/L。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phenochalasin A (1)的X-射线单晶 结构。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从牛大力中提取防晒成分,以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考察防晒成 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且研究了提取液中防晒成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溶剂, 料液比为20∶25(mg/mL),提取温度60 ℃,提取时间90 min、超声功率144 W的条件下牛大力中防 晒成分提取效果较佳,温度、光照和放置时间对提取液的防晒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牛大力中含 有较强的紫外线吸收成分,主要吸收波长在280~320 nm 之间,具有开发为天然防晒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硅胶柱层析、ODS反相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HPLC等色谱分离方法对薜荔(Ficus pumila)叶8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比对文献,分别鉴定为:3-hydroxy-damascone (1),月桂酸乙酯(2),马桑酸(3),13-hydroxy-(9Z,11E,15E)-octadecatrienoic acid (4),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5),苄醇-β-D-葡萄糖苷(6)和2-[4-(3-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propane-1,3-diol (7)。其中化合物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A549细胞显示出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32.21μg/mL。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测试的4株人体致病菌和2株弧菌均无明显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内部环境,伴随着乏氧、微酸、间隙压升高、免疫耐 受等一系列非正常组织的特征,与肿瘤的产生、发展以及转移等现象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纳米 材料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被用于肿瘤的治疗。本文综述了肿瘤乏氧微环境的特征, 从外源性与内源性两方面改善肿瘤乏氧的纳米材料,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诺丽酵素中化学成分进行 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运用 NMR 技术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blumenol A(1)、 (6R,7E)-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2)、4-allyl-2-hydroxyphenyl 1-O-β-D-apiosyl-(1 →6)- β -D-glucopyranoside (3)、2-methoxy-4-vinylphenyl β -D-apiofuranosyl-(1→6)- β -Dglucopyranoside(4)、4-hydroxyphenethyl-2′-R-hydroxypropanoate(5)、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 (6)、trans-4-hydroxy cinnamic acid(7)、对羟基苯丙酸甲酯(8)、p-hydroxy-phenylpropionic acid(9)、 3-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10)、香草酸(11),化合物1~2及5~11为首次从诺丽酵素中分离得到。采 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全部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化合物2对蜡状芽孢杆菌显示出较好的抑制活性(MIC 值为2.5 µg/mL),其他化合物未显示明显抗菌活性(MIC值>20 µg/mL)。  相似文献   
9.
利用色谱法对一株海洋沉积物来源的放线菌 Streptomyces sp. AHMU XC 2026次级代谢 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NMR波谱分析和文献比对鉴定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cyclo-( trans -4- OH- D -Pro- D -Phe)(1 1),cyclo-( D -Pro- D -Phe)(2 2),cyclo-( L -Ala- L -Phe)(3 3),cyclo-( L -leucine- L - proline)(4 4),cyclo-( L -Leu- trans -4-hydroxy- L -Pro)(5 5),cyclo-( D -Pro- D -Ile)(6 6), trans -2-methyl- cinnamic acid(7 7),indole-3-carboxaldehyde(8 8),2-pyrrolecarboxylic acid(9 9),2-hydroxy phenyl acetic acid(0 10)。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筛选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0 10在100 μg/disc下对水 稻稻瘟真菌 Pyricularia oryzae HNM 1003具有微弱的抑制活性,抑制圈直径为8 mm。  相似文献   
10.
榄李属植物常被用作燃料和建筑材料,其含有黄酮类、萜类和甾醇类等化学成分,具有 抗氧化、抗菌、细胞毒性和保肝等药理活性,它作为珍贵的海洋药用植物资源值得广泛关注。文章 对榄李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为榄李属植物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 科学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