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2014年空气质量日报数据和部分气象站点同期的地面气象数据为基础,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surfer运用克里格插值法绘制出2014年山西省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将AQI与5个地面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它们在不同时内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2014年1~2月全省AQI值普遍较高,空气污染较重;3~6月AQI值逐渐降低;7~9月AQI值维持在较低范围内,空气质量优良;10~12月AQI值再度升高.在研究时段内,AQI值和平均本站气压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和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风速对于AQI值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平均相对湿度和AQI值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2.
以人体表面为界,地理学研究体表以外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环境之间的规律,中医学研究体表以内精气血津液神-心肝脾肺肾-经络腧穴之间的规律,两者统一于天人之间(中国古代哲学叫天人合一,现代地理学叫人地关系,中医学叫天人相应)而又各有侧重.“中医药地理学”,就是要在一门学科中建立具体的体表外因素与具体的体表内因素之间的广泛联系并揭示其中的规律性,打通以体表为界的地理学和中医学,打破以两个学科独自认识世界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五台山旅游面临着游客数量淡旺季分明、旅游品种单一的瓶颈。本文在分析五台山自然旅游资源概况、自然旅游活动现状、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自然旅游资源开发有助于五台山旅游业突破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旅游理论,进一步对五台山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降水集中度的时空格局是水文分析的关键因素.首先基于山西省1980-2020年27个气象站点的汛期(5月1日—10月30日)逐日降水量,分析汛期总降水量和汛期极端降水量的时空特征.其次,利用降水集中度(PCD)和降水集中期(PCP)来描述汛期降水的集中程度.最后,计算PCP、PCP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识别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山西省汛期年均总降水量和年均极端降水量在1980-2020年呈现不显著的上升趋势,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地形特征.2.年均PCD在0.26~0.4之间,说明汛期内降水集中程度较低.空间上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递增的纬向分布规律.年均PCP处于7/10~7/22,表明最大日降水量主要出现在7月中后旬,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形特征.3.在占研究时段66%的年份,PCP与PCD呈现反相关关系,即降水集中度越大的地区,降水集中期越早.4.在70%的年份中,海拔越高,降水集中度越高,最大日降水出现时间越提前.5.1 000 m以下,坡向朝南的PCD和PCP均小于坡向朝北的;而在1 000 m以上则相反.  相似文献   
5.
在ArcGIS软件中采集1984年和2005年山西省植被中的每个图斑,获取山西植被群系、森林、灌丛、草本植被及栽培植被的图形及面积,用叠置分析和专题地图探讨植被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山西森林、灌丛、草本植被、栽培植被及一些主要群系均具有一定的分布特点,小叶杨林为人工林,它属于落叶阔叶林,但它可分布于草原中,人们将小叶杨林种植到草原中并不合适.山西灌丛、栽培植被空间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太原市2000年、2007年、2015年三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提取城市用地范围,通过指标分析、等扇形和重心轨迹转移等方法探究城市空间扩展特征,结合DEM图件、经济人口数据及相关政策探索城市扩展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从空间扩展特征上看,2000—2007年间城市扩张强度较2008—2015年间大,前期扩展趋于东南方向,后期则更趋于南方,15年间重心转移距离1 115. 57m;从扩展驱动因素上看,GDP增长、城镇人口增加、自然环境要素(主要是0~6度坡度和680~1 000m海拔高度)及规划政策调整等均促使城市扩展方向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0-2015年SPOT-VEGETATION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 NDVI)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空间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了山西省NDVI时空变化特征,并使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自然因子对NDVI空间分异及变化趋势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1)2000-2015年山西省植被覆盖整体较好,年均NDVI为0.65,春季NDVI增长幅度最明显,冬季增长幅度最小;(2)2000-2015年山西省NDVI呈增加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0.006/a, NDVI变化趋势以极显著缓慢增长为主,占山西省面积的51.92%;极显著快速增长占山西省面积的36.08%,整体趋势向好,但可持续性不强;NDVI≥0.8的区域面积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低一级植被覆盖转化而来;(3)地貌类型对2000-2015年山西省NDVI空间分异及变化趋势的单因子解释力均是最高的。对NDVI空间分异影响最显著的是年平均降水量和≥0℃积温双因子组合;地貌类型和湿润指数的非线性增强交互作用对NDVI的变化趋势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寺庙是佛教独有的建筑形式,是佛教文化的外在展现,是佛教信仰的生存载体.以五台山佛教寺庙为研究主体,台怀片区为研究范围,构建五台山寺庙空间分布数据库.利用空间分析软件ArcGIS对五台山寺庙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如下:第一,五台山寺庙的空间分布为凝聚型,且围绕区内唯一聚集区——台怀镇寺庙中心区呈向心性分布;第二,区域内的主要出入道路及朝台道路、清水河流域、居民点的分布、寺庙的建寺历史等四个因素是影响五台山寺庙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简称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遥感技术是LUCC研究的重要手段,遥感影像LUCC信息的高精度自动提取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是最早且最为广泛使用的中分辨率陆地遥感影像.文章以2013年2月发射的Landsat8卫星的OLI影像为研究对象,利用ENVI软件,对太原市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信息分别用最大似然法和决策树分类法实现自动提取,并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最大似然法提取的总体精度为69.33%,Kappa系数为0.605 5,主要是耕地与林地、草地、建设用地以及建设用地与裸地的混分、错分现象较为严重,造成分类精度较低;而决策树分类法的自动提取通过确定适当的判别规则,使地类间的混分、错分现象明显改善,分类总体精度提高到91.33%,Kappa系数达到0.892 3,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精度均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0.
提出关帝山生态旅游区旅游产品设计的原则,并基于旅游区的客源市场特点及关帝山的旅游资源概况,设计观光旅游型、山地运动型、宗教朝觐型、生态休闲型、会议商务型等五种旅游产品,以期对关帝山旅游发展规划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