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8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给出一种改善高精度快速零阶汉克尔变换性能的算法,并用众所周知的函数对它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吸附法测量介质表面氡析出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种用活性炭吸附法测量介质表面氡析出率的方法,并就反扩散对氡析出率测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验比较了孔隙度不同的介质反扩散对氡析出率测量值的影响,从而可为测量不同介质氡析出率时,适宜采样时间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以89C52单片机为控制系统的数字可调式直流高压稳压电源的设计和制作.系统包括模拟和数字两部分电路组成,模拟部分主要包括波形发生电路、推挽开关电路、升压变压器、倍压整流电路等;数字部分主要包括键盘接口电路、A/D转换电路、D/A转换电路、显示电路和单片机89C52最小系统电路.模数电路相互配合,很好的解决了以往电路中要求的高精度、低零飘的问题,从而大大的简化了原来的控制电路,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4.
中心负剪切模式中的电子回旋波电流驱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心负剪切模式中的等离子体温度分布和安全因子分布,通过将波迹方程与Fokker-Planck方程联合进行求解,对中心负剪切模式中的电子回旋波电流驱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结果表明:在中心负剪切运行模式中,驱动电流大有较宽的分布,改变平行折射率可以控制波功率在等离子体中的沉积位置以及驱动电流分布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闪烁室是一种常用于测量氡的探测器.介绍了闪烁室的探测原理以及闪烁室本底的各种来源、特点和相应的降低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α衰变的两势方法理论模型,采用考虑了同位旋效应的唯象cosh型α-子核核势和考虑了壳效应及质子—中子相互作用的α预形成因子解析式系统地计算了最近新合成的短寿命核素223Np及其α衰变链上核素α的衰变半衰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考虑了壳效应及质子—中子相互作用的α预形成因子的α衰变半衰期的理论计算结果能更好地符合实验数据.这项工作可以作为将来实验和理论研究α衰变及核结构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多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能对人体生理信号实时采集,分析处理并实时显示,结果准确可靠.根据系统硬件电路原理,讨论了怎样使用Visual Basic6.0语言对该系统进行配套软件设计,给出了设计的整体思路和具体流程,并对涉及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8.
随着超快激光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THz波段及脉冲光源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太赫兹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快速发展的技术在许多领域备受关注.尤其在安全检测及反恐、医疗诊断及生物技术、物体成像、电子对抗及信息领域等的应用方面,太赫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示出了它的广阔的应用前景.着重介绍了与微波技术和红外技术相比,太赫兹技术应用于通信方面的一些独特的优势,以及与通信相关的太赫兹技术的进展情况,还初步地探讨了太赫兹通信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强外源驱动与深次临界度使得ADS次临界反应堆在中子学特性上与传统临界堆有较大差异,确定论中子学计算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ADS次临界堆.本文采用MCNPX程序对"快热"耦合ADS装置YALINA-Booster的PNS实验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堆芯布置方案和不同脉冲中子源特性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验证采用MCNPX程序研究ADS次临界堆中子学动态特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事故树分析的我国某铀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运用事故树对我国某铀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之上,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对矿山周边土壤中U、Cd、Cr、Cu、Mn、Ni、Pb、Zn八种重金属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各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程度随着离铀矿山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减弱的趋势,整个区域的重金属污染处于极强的水平.地累积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为:元素Cd为极重污染,元素U为重污染至极重污染,其次为Cr,Pb,Zn,Mn,Cu,元素Ni为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为:元素Cd为极强污染,其次为Cr,Pb,Zn,Mn,Cu,Ni,均为轻微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