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本文以川东北地区嘉二段为例,在野外露头实测、岩心和薄片统计的基础上对储层裂缝的发育类型和发育特征进行阐述,同时结合包裹体、声发射实验和川东北地区构造演化史,对构造裂缝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该地区构造裂缝形成于3个时期:第一期为晚燕山期北西-南东向挤压作用,第二期为早喜山期北西-南东向挤压作用,第三期为晚喜山期的北东-南西向挤压作用.该地区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主要受到岩性、层厚、构造、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2.
济阳坳陷石油运聚效率定量预测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济阳坳陷17个高勘探程度油气成藏体系为研究子集,分别应用生烃潜力法和发现过程模型法计算了各成藏体系的生烃量和资源量,求取了石油运聚效率的分布范围为4%~14%,不同成藏体系的石油运聚效率有较大差异.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石油运聚效率与地质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确定石油运聚效率的主控因素是排烃强度、油气运聚范围、构造变动次数、目的层倾角、断层密度等.车镇凹陷北是济阳坳陷低勘探程度成藏体系中远景资源量最大的成藏体系,应作为下步挖潜勘探的重点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基于蚂蚁算法的断裂自动解释技术在黄珏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地震资料进行预处理并综合应用相干体技术、方差体技术等多种地震属性技术检测地震反射不连续性的基础上,应用蚂蚁追踪技术对黄珏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断裂系统的自动解释,基于断裂自动解释结果提取黄珏南地区的三维断片系统,并将自动解释成果与人工解释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应用方差体技术对地震反射不连续性进行检测的基础上进行蚂蚁追踪得到的属性体断裂痕迹显示更加清晰直观,可以有效地指导断裂的平面及剖面解释;黄珏南地区主要发育一组近东西走向的断裂,呈阶梯状展布,断面北倾,一般倾角较大;蚂蚁追踪解释的主要断裂发育特征基本符合构造成因机制预测的断裂发育规律,这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注水开发过程导致储层物性发生变化规律,实现剩余油精细研究,本次研究从各相带不同开发阶段物性统计分析、不同阶段临近井对比分析和室内水驱油实验三种手段进行了储层物性时变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河道砂体过水倍数大,渗透率呈指数增加,早期增幅最大,后期平稳,平均增加50%,且层内存在明显的窜流通道,渗透率呈高尖峰状,最大增幅130%;前缘砂体原始物性相对较差,过流倍数小,渗透率近似线性增加,增幅小于10%;远砂砂体原始物性差,尚未发现明显储层物性变化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依据井点X衍射矿物和氯同位素垂向分布资料,分析东濮凹陷盐岩垂向序列,并结合咸水蒸发实验和盐湖钻孔资料分析盐岩沉积及保存过程,研究东濮凹陷沙三段成盐模式。结果表明:浅水蒸发成盐过程中保持有足够的水深,为盐下有机质的保存提供便利,浅水盐岩与油页岩及黄铁矿伴生不矛盾;淡水的注入是影响垂向盐韵律组成的关键因素,注入量少时可能引起氯同位素的变化,随着注入量的增大可能引起盐韵律中氯化物乃至硫化物的缺失;凹陷满盆含砂、控边断层上盘缺少粗碎屑的现象可能是边界断层长期小规模活动造成的,东濮凹陷沙三段盐岩更有可能是浅水蒸发成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