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0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47篇
综合类   1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研究了白马雪山西坡长苞冷杉林的群落组成、结构以及不同海拔梯度上的种群结构、分布格局和苗木更新的变化规律。白马雪山西坡的长苞冷杉林为杜鹃-长苞冷杉林,分布于海拔3500-4200m的范围内,林分结构简单,多为单层纯林,郁闭度0.5-0.7,长苞冷杉的平均密度为425株/hm^2。该区长苞冷杉高度通常小于8m,海拔从高到低平均胸径变化规律为19.4cm→10.4cm→11.2cm。长苞冷杉种群在不同海拔梯度上都呈随机分布格局。更新苗木在海拔3800m左右的平均密度最大为19300株/hm^2,随着海拔升高或降低,密度都之而减小。目前更新苗木低矮,平均高度通常只有10cm左右,能否成功更新难以预料,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该区天然林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2.
农业科技创新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正处于变革的重要时期,面对我国农业内部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如何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推进农业科技化和现代化建设,是实现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总结了发达国家在农业整体战略布局、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研机构的职能布局及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等方面的优化措施,结合我国多山特点,提出山地农业科技化发展的重点方向:以生产、生态、服务及产业化带动能力方面为方向,促进山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结合地方特点,构建现代山地特色农业体系。  相似文献   
143.
在中国青藏高原的东部,2006年生长季节的降雨量比前一年少. 为了探索草对干旱年的反应策略,研究了降雨量丰富的2005年与降雨量贫乏的2006年高寒草甸优势种群冷地早熟禾生长与潜在的繁殖变化. 在降雨量贫乏的年份,冷地早熟禾生殖枝生物量、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明显的减少,但地上/地下生物量之比和营养枝生物量增加. 在2006年花序C的含量明显增加,但根C的含量明显减少,植株各构件N的含量与C/N比并没有明显的不同. 2005年与2006年的有性繁殖没有明显的不同,季节降雨量的缺乏导致更高的早春萌蘖或分蘖死亡.  相似文献   
144.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是青藏高原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其结构和功能对全球变化敏感.过去几十年,随着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其变化的自然及人为相对贡献率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基于优化的模型差值法评估了1990~2013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变化的人为相对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时期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产力显著增加,人类活动主导了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人为相对贡献率达到74.0%,人类活动主导草地生产力增加的面积占比大于主导草地生产力减少的面积占比,青藏高原草地可能已由过度利用转变为适度保护,但其特征呈现复杂性. 2000年后人类活动影响急剧增强,表明同期实施的大型生态恢复工程可能增加了高寒草地生产力.空间结果表明,两个时期相比有36.7%的草地生产力变化由气候变化主导转为人类活动主导,其中主导草地生产力减少是增加的两倍以上.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功能总体上开始呈恢复趋势,但人类活动主导草地生产力减少的区域也在增加,该区域可能已趋于人地关系发生转变的临界点.因此,退化草地的恢复与治理仍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重要支点,青藏高原草地适应性管理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5.
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在余甘子分布较典型地区按径级大小收获30株余甘子,并按照根、茎和叶等器官分别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余甘子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为茎〉根〉叶;2)余甘子的基径和冠幅面积与余甘子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基径与生物量密切相关,拟合度最好R^2=0.943,其次为冠幅,R^2=0.741;植株高度与余甘子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相关性最差,R^2=0.359;3)根据R^2大小,可得知,以基径模拟余甘子生物量的最佳模型是多项式模型,以冠幅面积模拟则是幂函数模型最佳。  相似文献   
146.
若尔盖,你是鸟类天堂吗?阳光柔情地荡漾在水面,看水鸟蹁跹呼朋引伴;蔚蓝的天空圣洁高远,任猛禽临风展翅翱翔;葱翠中闪过一抹棕黄、一抹深褐,又是哪只鹛儿、雀儿在枝头婉转传情……这里孕育着万千生灵,沉淀着彩虹之梦,鲁莽的人啊,请别将它惊醒. 若尔盖湿地坐落于青藏高原西北隅,是我国最大的高寒泥炭湿地.地貌类型主要为低山、丘陵、河谷与阶地,地貌特征表现为低山丘陵,丘顶浑圆、丘坡平缓,谷地平坦开阔,阶地面起伏小,各类湖泊、碟型洼地不计其数,为湿地发育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7.
本文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对阿坝州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现状和困难进行了考察,对当地的农民收入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阿坝州地区由于区内人地矛盾突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三年多以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地区林农、林牧、农牧关系紧张,并对当地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造成了一些冲击。迟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以耕种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占调查总数的9%;对于那些收入渠道较多的农民影响甚报,占调查总数的66%;其余的25%的农民从事了旅游相关行业,收入大幅提高,退耕还林工程为他们带来了明显的收益。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短期内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帮助弥补这部分的损失。因而退耕还林工程中强调生态效应的同时,如何将长期生态效益向经济化转化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8.
重庆蕨类植物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录列出了重庆产蕨类植物43科109属360种和19变种,其中科的顺序按秦仁昌系统排列,科内的属、种和种以下单位按植物学名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149.
报道了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纸片法定量测定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的研究结果。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相对误差小等优点,可用于大样本量的克拉维酸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0.
吴亚勇 《大自然》2015,(2):36-41
若尔盖湿地如一颗闪耀的绿宝石,镶嵌在祖国的川西北边界上,曾经水草丰美、牧歌悠扬,而今却面临着"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沙漠化地-荒漠"的逆向生态演替。是什么导致若尔盖湿地光彩黯淡、布满伤疤?领教了自然的法则,人们是否会痛定思痛、悬崖勒马?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队伍进入若尔盖大草地时,眼前的情景让人心惊:浓雾笼罩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方,沼泽泥潭遍布,腐烂的野草堆积,散发出一阵阵恶臭。红军战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