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研究方法   4篇
综合类   7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1.
技术创新中的主体间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技术创新主体的问题。根据不同技术创新主体的定义,归纳出四种不同的划分。认为现有的关于技术创新主体的哲学研究中,忽视了哲学范式由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因而无法更好解释上述不同划分的事实与现象,影响到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中新课题的发现与研究。试图通过分析这些定义方式所依据的哲学根源,指出由于摆脱了将技术创新与社会非法剥离的做法,主体间性理论是对技术创新主体提供合理解释的哲学依据,并且能够推动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12.
813.
为有效提取触电故障特征,实现从剩余电流中分离出触电电流,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相结合的触电电流提取方法.利用果蝇优化算法对VMD参数[K,α]寻优获得最优参数组合[6,280],以VMD分解的剩余电流最佳模态分量突变特性为依据,定义相邻周期电流幅值和的增长率η1、η2作为判别触电事故的特征量;以6层模态分量信号重构触电信号,构建基于LSTM网络的触电电流检测模型.240组触电信号研究结果表明:当η1、η2至少一个满足大于1%时,均发生触电,否则无触电事故发生;相比于VMD-BP、VMD-RBF检测模型,VMD-LSTM检测模型提取的触电电流与真实触电电流的相关系数平均值分别提高了6.2%、2.3%,均方根误差平均值分别降低了36.8%、27.1%,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研究结果为研发基于生物体触电电流动作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