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矿井下CAN总线的硬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矿井的特殊环境和CAN总线的系统结构特点,设计了适合煤矿监控系统的CAN接口适配卡、智能传感器节点、最小系统节点的硬件结构。采用光电隔离的方法,解决了网络干扰问题。实践证明,该设计方法能够满足矿井监控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2.
通过数值研究和仿真,分析了Rssler方程在不同相空间上的吸引子特性,利用分岔图和Lyapunov指数谱分析了分岔参数变化时系统的复杂非线性动力学行为。通过局部放大的分岔图验证了系统由倍周期分岔通向混沌的过程,揭示了系统内禀的复杂性;通过选取不同的庞加莱截面,验证了系统的混沌运动和吸引子的特性。  相似文献   
83.
配电网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定位 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配电网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定位困难的问题,该文分析了配电网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零序电流特征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序电流突变量和7次谐波选线技术的综合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在各线路出口及分支处安装馈线终端(FTU),独立测量零序电流突变量,并将FTU的单相接地定位结果与零序电流的7次谐波数据上送到配电网监控系统;配电网监控系统综合比较FTU的定位结果与各馈线零序电流的7次谐波数据,给出具体的故障定位流程和判据。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正确、可靠地实现故障区段的定位。  相似文献   
84.
兽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开发与创新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测的重要研究内容。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研究及其检测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领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当前代谢组学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领域的研究成果,阐述了代谢组学的概念、原理与分类;以"瘦肉精"和类固醇两类违禁兽药残留检测为例,简述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等代谢组学常用检测技术对动物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进行残留分析检测的应用现状,分析了非靶向代谢组学与靶向代谢组学存在的精确度差与通量低等问题,以及代谢组学技术对大型仪器设备与专业数据库过度依赖的局限性;进一步提出了代谢组学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的应用中应根据样品特点及检测目的,将多技术平台(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质谱、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平台(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与多组学技术(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联合使用以提高代谢组学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领域的适用性与应用范围,为兽药残留分析检测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5.
尹延冬  靳志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5):10956-10966
集卡预约系统是全球各大港口普遍采用的一种可以提高码头堆场资源利用率的方式,但由于交通、天气或者人为等原因,已预约的外集卡常常不能在预约时段内准时到达,即发生失约,导致码头工作效率降低。因此针对失约出口箱箱位的合理分配是当今港口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失约事件发生下堆场出口箱位分配问题,首先使用正态分布概率方法近似模拟出不同失约等级的集卡实际到达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最小化翻箱数和场桥移动距离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并用CPLEX对小规模算例进行了求解,证明了本文建立模型的可行性。针对本文模型特点设计了基于邻域搜索的启发式算法,同时设计了不同箱量、不同失约等级下的算例实验,并和传统作业算法进行了对比。算例实验表明上述方法可以在失约事件发生时合理安排出口箱的落箱位,提高码头的作业效率,且能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得满意解,证明了本文建立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6.
基于二次的Box-within-a-box分叉理论,得到二维离散混沌系统二参数分叉结构.通过穷尽计算离散(超)混沌系统在二参数平面上的李雅普洛夫指数和Kaplan-Yorke维数,求出系统在二维参数平面上的最复杂混沌吸引子.利用简单的小波函数及其改进形式,构造非线性压缩映射,对(超)混沌系统最复杂混沌吸引子进行了有效、快速的控制,得到了满意的控制结果.数值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7.
本文根据干涉原理.全面讨论分析等厚干涉-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环数差的选择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脉管制冷机内自然对流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脉管内自然对流的数值模拟,在相同的冷、热端温度条件下,研究重力的方向对脉管内自然对流的流场、温度场及脉管内热交换的影响,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二维圆柱坐标,引入Boussinesq假设,计算稳态的自然对流。计算表明,冷端在下(冷面朝上)时,自然对流对脉管内的换热有抑制的作用,有利于保持两端的温差,从而使得在冷端与冷端温度相同、热端与热端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冷端在下时端部所需的导热量是冷端在上时的31%。这一结论与实验测试结果一致。所做的理论分析对脉管制冷机的良好运行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
以六铝酸钙、镁铝尖晶石、板状刚玉及镁铬砂为耐火原料,在750℃×3h条件下分别对其进行抗K_2CO_3侵蚀试验,分析其抗K_2CO_3侵蚀性能。结果表明,经过K_2CO_3侵蚀后,六铝酸钙、镁铝尖晶石均能保持原料内部原有的形貌,侵蚀程度较小,其中六铝酸钙原料几乎无侵蚀,所引起的体积膨胀较小;而板状刚玉、镁铬砂与K_2CO_3反应后分别生成低密度化合物K_6Al_2O_6和K_2CrO_4,反应程度大,所引起的体积膨胀较大;六铝酸钙、镁铝尖晶石抗K_2CO_3侵蚀性能优于板状刚玉、镁铬砂。  相似文献   
90.
课程实验测评是课程实验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其测评模式决定了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和收获效果。针对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文中分析探讨课程实验测评模式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提出一种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实验测评模式,解决传统课程实验测评模式固有问题。结合数据库课程的学生实验测评,文中设计了课程实验测评方案、测评内容及其测评系统,用于评价学生课程实验的学习成效。通过数据库课程实验测评应用,学生在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应用开发、数据库产品应用等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取得较大收获,培养了软件工程师的数据库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