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51.
【目的】分析泡桐黄化突变体的生理特性,为泡桐新品种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新发现的泡桐黄化突变体(PFE)与白花泡桐(PF)、建始泡桐(PJ)、楸叶泡桐(PC)的生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了其光合色素的含量、光合日变化、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黄化突变体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减少,其中叶绿素b显著减少; 黄化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总体小于其他种,气孔导度值与其他种相比总体降低,但差异较小,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值均高于其他种; 泡桐黄化突变体的SOD、POD、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高于其他种。【结论】光合色素的减少是导致叶色黄化的主要原因; 它影响了植株捕光能力,致使净光合速率下降,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植株抗性增加,可减少活性氧对植株的伤害,维持植物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2.
倪黎  茹凯  韦煜明 《广西科学》2013,20(3):264-266
利用上下解方法和Leray-Schauder度理论讨论一类四阶两点边值问题的三解性问题,给出该问题存在三个解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3.
无机碳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上向流生物膜滤池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考察了无机碳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分两阶段进行,在初始阶段加入少量的无机碳,亚硝酸盐氮浓度高于100mg/L时会对厌氧氨氧化产生可逆性抑制,将NO2--N的浓度提高至250mg/L时,总氮的去除率降至58%;在第二阶段逐步提高无机碳浓度,经过长期培养发现NO2--N的浓度高于100mg/L时厌氧氨氧化并没有受到抑制,提高NO2--N浓度至250mg/L时去除率仍能达到高达86%.结果表明,高浓度的无机碳有助于厌氧氨氧化菌克服亚硝酸盐氮对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4.
提出了一种面皮三维表面重建方法 SRMFM(surface reconstruction method for facial model),首先采用MC算法重建面皮三维模型,在Frankfurt坐标校正基础上建立面皮体素模型,然后采用基于广度优先遍历的多视点可见性检测算法提取表面顶点,创建面皮三维表面模型。可从断层图像自动、快速地重建出保持表面细节特征的面皮三维表面模型。  相似文献   
55.
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方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型数据库中学习网络结构一直是贝叶斯网络学习的研究热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能力的学习算法,通过预测能力建立并调整贝叶斯网络结构,把变量之间弧的存在性与方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56.
依据图书馆的现有信息,结合数据挖掘的流行方向,应用聚类算法分析研究读者的借阅行为,获得对图书馆管理有用的信息,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57.
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幼苗几种抗旱性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干旱胁迫(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下测定了黑麦草幼苗(Lolium perenne L.)叶片中三种抗旱指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幼苗叶片中的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随干旱程度的加重,二者的含量也增加,能明显提高黑麦草幼苗的抗旱性;从MDA含量来看,黑麦草幼苗能较长时间的忍受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58.
采用真空-气铸法制备了SiCn/20Cr钢复合材料,并对SiC/20Cr钢复合材料的界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C和20Cr在复合材料的界面产生较强固相反应,SiC分解出的Si与Fe结合生成Fe-Si化合物,SiC分解出的C以石墨态沉积下来.固相反应的区域由碳化硅反应区、金属反应区和碳沉积区组成.碳元素在碳沉积区的沉积形态与沉积点到SiC的距离有关.TEM证实了金属反应区的产物为(Cr,Fe)23C6及Fe3Si,其中Fe3Si的形成为SiC的分解提供了热力学驱动力.  相似文献   
59.
首先分别采用干法硝化和湿法硝化对青海和甘肃产大黄进行了预处理,用等离子光谱仪检测了大黄中11种生命动力元素(Sr、Mn、Mo、Zn、V、Cr、Fe、Co、Cu、Ni和Ti)的含量;在此基础上采用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理论对数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求出群子统计参数,以此来探讨大黄的药性、药味。结果表明,甘肃大黄的阴性更强,其泻下作用更强,青海大黄的阴性偏阳,药效起作用时间快,其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更强。此理论结果还有待进一步临床检验。  相似文献   
60.
Sialon/SiC复相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粘土直接合成Sialon/SiC复相材料的氧化行为,以及Sialon相含量、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Sialon/SiC复相材料的氧化速度与温度成正比、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Sialon相的抗氧化性优于SiC相·这种材料的氧化反应是一种钝化反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Sialon相含量的增加能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