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5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514篇
系统科学   402篇
丛书文集   173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38篇
综合类   623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482篇
  2009年   498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941.
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动量粒子群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约束优化问题,提出使用双可行域吸引子策略改进动量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只需初始种群中有一个粒子位于可行域内,随着搜索过程的进行,整个种群自动进入可行域内搜索。一方面,在搜索过程早期,由于可行域内粒子少,所有粒子移向相同的吸引子,整个种群迅速进入可行域内。另一方面,随着进入可行域粒子的增多,由于每个粒子使用距本身最近的可行域吸引子,较好地维持了种种群的多样性,避免早熟现象的发生,使算法具有较好的寻优性能。与国际上当前解决约束优化问题的粒子群算法在4个标准约束优化函数上测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取得的最优值要优于其它粒子群算法。
Abstract:
The strategy that two good positions in feasible region worked as attractors was incorporated into mome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 order to resolve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problems. The resulting algorithm only requires that one of the initial particles is in the feasible region, and then all particles in the swam automatically move into the feasible region. On the one hand, in the early iterations few particles appear in the feasible region and hence all particles move toward the same attractors, so the particles soon enter into the feasible region. On the other hand, as the number of particles in the feasible region increases, each particle adopts the most near attractor so that each particle has different attractor. Therefore, the algorithm maintains the diversity of the population, alleviates the premature, and hence achieves good performance. The algorithm is compared with other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on four benchmark funct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lution of the algorithm is better than that of others.  相似文献   
942.
锥形管连续无模拉拔速度控制模型的理论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金属体积非压缩性原理建立了锥形管连续无模拉拔速度控制模型,分析了无模拉拔变形过程中拉拔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变形区体积以及锥形管形状和尺寸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拉拔速度不仅与进料速度、坯料尺寸、拉拔后锥形管的形状和尺寸有关,还与冷热源距离等工艺参数有关;拉拔速度随时间呈非线性增加;随着拉拔速度的增大,变形区的体积减小;冷热源距离越长、进料速度越大,变形区体积变化越大;当速比一定时,减小进料速度、增大冷热源距离,可以减小锥形管形状和尺寸误差、提高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43.
基于文字,图像,视频等旅游景观传统展示方法难以让人们全面的了解旅游景观的全貌,提出一套旅游景观全景视频展示系统方案,使用全景视频技术,通过网络全景立体展示人文科技景观,实现真正的沉浸式欣赏与漫游,让用户犹如置身其中的感觉。同时提出一种基于仿射变换运动方程的运动估计模型来对全景视频进行全局运动估计,相对传统的平移运动估计模型,可有效改进全局运动估计的精度,提高压缩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944.
发展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阐述了对生态经济的基本认识,结合长治市经济和社会基本情况,分析了该市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认为长治市作为中部资源型后发地区应发挥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从布局规划、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科教兴市等方面提出了长治市发展生态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945.
结合太原市大井峪村改造详细规划,分析了目前小区交通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探讨了人车分流设计手法在住宅小区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946.
对广西河池市34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行为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在年级、对父母打工态度、父母回家频率及亲子联系频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在年级、对父母打工态度、父母回家频率及亲子联系频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能够显著预测其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947.
东方伊萨酵母降解木糖醇发酵抑制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存在于半纤维素水解物中6种主要微生物代谢抑制物,用HPLC-DAD建立检测方法,分析东方伊萨酵母对这些抑制物的降解活性、代谢途径,以及生物脱毒处理对热带假丝酵母木糖醇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方伊萨酵母能直接利用醋酸,将芳香醛还原为相应的醇,含有裂解芳香环,最终将其彻底降解的复杂酶系。东方伊萨酵母对抑制物:醋酸4000mg·mL-1、糠醛400mg·mL-1、香草醛90mg·mL-1、对羟基苯甲酸40mg·mL-1、阿魏酸100mg·mL-1和愈创木酚30mg·mL-1脱毒发酵80h的降解率分别为100%,100%,100%,14.3%、65.8%、78.6%,木糖醇发酵性能得到显著改善。经生物脱毒处理之后的醋酸、糠醛、愈创木酚、阿魏酸培养基,再用热带假丝酵母进行木糖醇发酵的产物生成速率(木糖醇g.L-1.h-1)分别为2.67,2.66,2.72,2.66,基本达到了商品木糖培养基的木糖醇生成速率水平(2.79)。  相似文献   
948.
对于非线性对流扩散方程,构造了特征有限体积算法格式,再用两重网格算法计算非线性系统,先通过非线性迭代求出粗网格ΔH上的解uH,再利用粗网格上的解uH将问题线性化并求出细网格Δh上的近似解h(Hh)。理论分析及数值例子的计算结果均表明,在收敛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此算法既可消除非线性对流占优扩散问题数值震荡现象,又可简化计算,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949.
在稳定运行压力条件下,对水基多壁碳纳米管(MWNT)悬浮液为工质的水平轴向微槽道热管换热特性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由水基MWNT替代去离子水后,热管性能得到改善,壁面平均温度明显下降;微槽道热管的蒸发换热系数最大提高80%;最大热流密度提高25%;热管总热阻下降了50%左右.运行压力对热管换热性能有明显影响,压力越小,MWNT悬浮液对换热特性的强化作用越显著.热管热阻和最大换热能力均随MWNT浓度的增加而提高,而当MWNT浓度增加到一定值后又随之下降,最佳浓度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950.
抑郁症动物模型概述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疾病研究和新药开发依赖于有效的实验性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该文阐述了目前在药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几类抑郁症动物模型,并对模型建立的原理及其应用作了介绍,对未来发展抑郁症动物模型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