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4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用热解法制备了掺杂La、Ce、Co、Ni等元素的氧还原催化材料MnOx/AC,并采用XRD和电化学方法对所制备材料的性质和电化学反应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适量的La、Ce、Co和Ni等元素可改善电极的氧还原反应性能。掺杂La和Co元素的MnOx/AC氧催化还原性能最好,其中,在50mA/cm2的电流条件下,使用这两种掺杂材料所制备的模拟锌-空气电池的放电电压分别为1.1236V和1.1246V。  相似文献   
22.
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PPC)/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OMMT对PPC/OM-MT纳米复合材料热氧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化以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的保留率均高于纯PPC。加入OMMT后,复合材料的热老化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3.
豫北地区大鳞副泥鳅胚胎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养殖热潮正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优良新品种的培育早已经为养殖者所期待.胚胎发育过程特征的研究是进行新品种培育的基础工作.对产自豫北地区的大鳞副泥鳅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对其各个胚胎时期的发育特征和持续时间进行了记录.结果表明从受精卵到出膜共划分为6个阶段和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肌节期、尾芽期、胚动期、出膜前期、孵出期、眼黑色素期等10个连续的典型时期,在23℃时胚胎发育历时共24 h 20 min.  相似文献   
24.
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PPC)/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OMMT对PPC/OMMT纳米复合材料热氧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化以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的保留率均高于纯PPC。加入OMMT后,复合材料的热老化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5.
针对网络协同预装配的特点,提出基于多Agent的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系统体系结构,利用面向对象Petri网对组成系统的各智能Agent进行了行为建模,分析各Agent之间的通信关系。对所组建的系统Petri网进行死锁和冲突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Agent结构并开发了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26.
从逼近性较好和易于计算机实现两个角度,对城市交通组织优化仿真模型中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极大似然估计法、范数理论的数据拟合以及三次B样条拟合方法,并对3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比较。极大似然估计法基于数理统计理论,建立在已有试验数据基础上,适合于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范数理论的数据拟合采用欧氏范数(1-范数,2-范数,无穷范数)作为误差量度的准则,理论严密,有明确的几何意义,适合于拟合函数曲线特征比较明显的情况;数据分布规律不明显时,采用三次B样条函数拟合。实例表明,3种仿真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均是可行的,平均绝对误差从小到大依次为三次B样条拟合方法、2-范数拟合方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分别为0.002 80、.016 90、.017 1。在实际工程中,应分别采用3种方法进行估计,选择误差较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针对现有的高精度匹配方法复杂度较大,现有的圆投影匹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计算量高、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匹配算法.该算法基于序贯相似检测原理,采用由粗到精的匹配策略,应用步长自适应的跳跃式搜索方法,在不影响匹配精度的前提下,跳跃了大量匹配点,减小了在非匹配点处的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基于不变矩的匹配算法、圆投影匹配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匹配精度,且匹配速度快.  相似文献   
28.
采用中粒径分别为6~8μm、130μm和300μm的AP颗粒制备了三种高氯酸铵/端羟基聚丁二烯(AP/HTPB)样品,对样品进行了猎枪动态力学性能加载试验。试验表明,随着AP粒度的增大,AP/HTPB药柱破碎程度增大。回收了加载后试验样品进行了微观扫描电镜(SEM)试验,试验发现药柱内部AP颗粒发生破碎,存在由于粘结剂和AP脱粘造成的空洞结构;且随着AP粒度的增大,情况越严重。为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测试了不同粒度AP与HTPB的表面张力,并计算了不同粒度AP与HTPB的黏附功。研究认为,不同粒度AP与HTPB的黏附功不同,随着AP粒度的增大,其与HTPB的黏附功降低,在受加载过程中,AP与HTPB越容易发生脱粘,药柱发生破碎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29.
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通行能力模型表达式比较复杂,普通方法难以求解.通过分析模型表达式,从精度、交互性和易于计算机实现的角度,给出2种可行的求解方法并使用VC++予以实现,第1种方法,用数值方法求解高阶导数,进而求解模型表达式;第2种方法,基于组件技术,将通用语言的灵活性和MATLAB高精度的数学计算功能相结合来对模型进行求解.实验表明,2种方法都能得出正确的需求结果,前者程序稳定性、健壮性比后者好,但后者精度略高.实际工程中,可优先使用前者,后者可以作为对前者计算结果的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0.
用实验考察了氧化亚锡、钛酸四丁酯和六水合三氯化铁等3种非质子酸催化剂在石油酸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180~230℃下,石油酸与一元醇的摩尔比为0.5,氧化亚锡或钛酸四丁酯用量占石油酸用量的1%~2%,反应3~4h后都可使石油酸的酯化率达99%.在石油酸与二元醇的摩尔比为2.2时,氧化亚锡用量占石油酸用量的2%,反应4h可使二元醇羟基的酯化率达99%.氧化亚锡可重复使用,且酯液的后处理工艺简单.在120~140℃下,石油酸与一元醇的摩尔比为0.33~0.40,六水合三氯化铁的用量占石油酸用量的21%,反应4h可使石油酸的酯化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