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0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26篇
系统科学   85篇
丛书文集   70篇
教育与普及   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研究方法   14篇
综合类   215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常蛋白质的热变性是一个两态过程,理论上可用非线性方程来表示。在求其热变性的速度常数和变性反应的活化能中,一般将其转化成一个线性问题,用最小二乘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992.
水分胁迫对银杏叶片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温室盆栽方法,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4个银杏品系1年生实生苗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正常土壤水分条件下,银杏各品系叶肉细胞及细胞核正常,核膜清晰,少数叶绿体中含淀粉粒和嗜锇颗粒,细胞质中含较多电子密度强的黑色物质;(2)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60%的水分条件下,银杏各品系叶肉细胞及细胞核基本正常,核膜基本清晰,叶绿体片层较清晰,叶绿体含少量嗜锇颗粒和淀粉粒,叶绿体外膜、细胞核膜和细胞壁上附着电子密度强的黑色物质;(3)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40%的条件下,银杏各品系叶肉细胞核膜大部分消失,多数叶绿体模糊,片层开始紊乱,所含嗜锇颗粒有增大、增多趋势;(4)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20%的条件下,银杏各品系细胞核膜基本消失或消失,多数叶绿体外膜变得模糊,片层基本消失,叶绿体中嗜锇颗粒明显增多,少数叶绿体中虽含有片层却出现膨胀现象;(5)从各品系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综合情况分析,44号和11号品系耐旱能力强于32号和55号品系。  相似文献   
993.
光谱法研究加替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与加替沙星的相互作用机制.由荧光光谱可知加替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方程求得在17℃和25℃温度下它们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14×107L·mol-1和6.30×106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46和1.44;用热力学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结合反应的相关参数(25℃):△H=53.46 kJ·mol-1,△G=-38.79 kJ·mol-1,△S=49.24 J·K-1·mol-1;并用三维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探讨加替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替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它们间的主要作用力为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实际对象数学模型不明确而难以控制的问题,采用人工免疫网络的离散模型与学习算法,将人工免疫系统与神经网络结构的优势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的模式识别算法,构造了对象识别的人工免疫网络模型.该算法综合了网络节点的定位与参数调整以及对基函数的平滑因子实施调谐等功能,有效地解决了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两个阶段任务,使模式识别的精度有较大的改进.采用两个不同对象函数进行的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具有快速收敛性与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5.
提出一簇基于零电压零电流脉宽调制(pulse width-modulation,PWM)开关单元的新型零电压零电流(zero-current and zero-volt-age switching,ZC-ZVS)PWM变换器.新型零电压零电流PWM变换器的主开关工作在零电流开关状态,辅助开关工作在零电压开关状态,无源器件二极管工作在零电流状态.新型变换器工作频率恒定,减少了换流损耗.与硬开关变换器相比,新型零电压零电流变换器主开关的电流电压应力都没有增加.分析新型零电压零电流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仿真结果验证这簇新型零电压零电流变换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6.
Human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 (CM) is a common vascular malformation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M endothelial cells and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M angiogenesis to offer new insights into exploring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The endothelial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CM tissue masses dissected during operation and expanded in vitro. Expression of VEGFR-1 and VEGFR-2 was examined with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tube formation of CM endothelial cells were determined using MTT, wounding and transmigration assays, and three-dimensional collagen type I gel respectively. The endothelial cells were successfully isolated from the tissue specimens of 25 CMs dissected without dipolar electrocoagulation. The cells show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Expression of VEGFR-1 and VEGFR-2 on the cells is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normal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fter treatment with VEGF, numbers of the proliferated and migrated cells, the maximal distance of cell migration and the length and area of capillary-like structures formed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collagen gel increase significantly.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expression of VEGFR-1 and VEGFR-2 on CM endothelial cells is up-regulated. By binding to receptors, VEGF may activate the downstream signaling pathways and promot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tube formation of CM endothelial cells. VEGF/VEGFR signaling pathways play important regulating roles in CM angiogenesis.  相似文献   
997.
甘青青兰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离鉴定出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m.)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及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23种化合物,占总色谱峰总面积的87.46%.结论:甘青青兰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反-松香芹乙酯和桉油精,两者分别占总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60.30%和9.31%.  相似文献   
998.
Co掺杂的LiCoxNi1-xO2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有希望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电解法的基础上,通过相转移方法,制备了LiCoxNi1-xO2正极材料并对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LiCo0.3Ni0.7O2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初始放电容量为156 mAh/g,经过40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容量仍可保持在140 mAh/g左右.  相似文献   
999.
对探测具有低信噪比特征的恐怖分子活动问题,其中包括"恶性的"或("恐怖分子活动")交易和嘈杂的("良性的")交易,提出了以隐马尔可夫模型和动态贝叶斯网络为基础的自适应安全分析和监测系统,用于帮助情报人员识别恐怖威胁,预测恐怖分子的可能活动.作为一种以交易为基础的分析工具,类似于有噪声背景的目标跟踪问题,将一系列在现实交易中可疑的人、地方和事情作为数据输入,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在前置变量法和时序似然比探测算法的基础上,提供描述恐怖分子网络节点状态的部分(不完整)观测数据的软性证据;构建分层贝叶斯网络,软性证据以可能性信息形式从隐马尔可夫模型传送到贝叶斯网络进行信息融合,用于升级贝叶斯网络的推理.和反恐网络模型相结合,自适应安全分析和监测系统收集、共享、识别信息,并且评价和预测恐怖分子网络的状态,为抑制可能的恐怖威胁给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城市地质信息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重点介绍了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的整体设计,包括系统目标、系统框架及主要功能、数据分析及处理流程;分析了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给出了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在北京市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