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4篇
系统科学   38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77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21.
在LTE系统中,基站根据移动终端反馈上传的信道质量指示(CQI)进行自适应调制编码和调度无线资源,由于CQI的生成和上传时延,调度器实际上使用的是延迟的CQI。文中通过系统建模和自行开发的仿真平台详尽分析了CQI延迟特性及其对下行调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QI时延的增加和终端运动速度的上升,调度效率会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在终端低速移动的情况下使用延迟较短的CQI进行调度仍然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评价Q开关Nd:YAG激光、强脉冲激光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雀斑的治疗效果,探讨雀斑治疗的较适宜方案。方法选用波长为532 nm的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雀斑患者21例,选用波长为560 nm的强脉冲光治疗23例,先以强脉冲激光治疗2次,隔1月联合Q开关激光进一步治疗25例。随访3~6月判定疗效。结果Q开关激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19%,强脉冲光治疗组为78.26%,Q开关激光联合强脉冲激光治疗组(联合治疗组)为100%。结论 Q开关激光和强脉冲激光对雀斑均有较好的疗效,二者无显著性差异;Q开关激光联合强脉冲激光治疗雀斑的疗效较单用其一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23.
研究由辐射压力引起Fabry-Perot力光腔中动力学行为.从力光系统哈密顿量出发,探讨在失谐条件下力光腔中量子现象.引入散射矩阵方案来论证光子和声子以有效并且可逆方转换.这对于光学光子和微械阵子之间量子态转变提供了一个可行方案.光声转变预着一可行量子光学器件.同我们用量子郎之万方法和主方程方法这两方法推导最声子占有数来研究械振子态冷却,并且对这两方法进行了参数比较.出在么条件下哪方法更实用.  相似文献   
124.
通过类比分析光波的波动方程建立了物质波的波动方程,即薛定谔方程。同时引入了量子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假设,给出了力学量算符的本征方程,对于能量算符,就是定态薛定谔方程。最后初步阐明了量子测量的物理含义。  相似文献   
125.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滴定、Job plot、圆二色光谱、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显色反应以及FRET实验,研究了苯酚基双核钌配合物与c-myc G-四链体DNA(c-myc Pu27和c-myc Pu22)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配合物对c-myc Pu27和c-myc Pu22 DNA都有较强结合,键合常数分别为6.21 × 107 L/mol 和2.33×106 L/mol,键和模式为沟槽结合,键合物质的量比为2∶1;配合物在浓度为4 μmol/L(c-myc Pu27)、6 μmol/L(c-myc Pu22)时,可完全抑制PCR扩增产物生成,表明其能够诱导c-myc DNA形成G-四链体结构. 此外,配合物可使F27T和F22T的熔解温度分别升高13 ℃和12 ℃,且在双链DNA存在时F27T和F22T的熔解温度几乎没有变化,表明其对c-myc G-四链体DNA具有显著的稳定性及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6.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探讨了教师隐性知识挖掘与共享的重要性、存在的障碍,提出教师运用知识管理能提升工作效率、整合信息资源、协助教师发展教学技巧和经验的相关策略,促进其隐性知识的发掘、交流与共享及专业进步,进而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27.
脱硫泵机械密封稳态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密封温度场研究是热应力分析的基础,是影响机械密封工作寿命与密封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密封环有限元模型,提出机械密封动、静环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元分析与稳态温度场计算方法,得出了密封环温度分布规律。并对接触面的热流密度、模型与介质的对流换热系数以及热流分配系数等物理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变化主要集中在靠近内径的接触面附近的局部区域,该区域变形较大,且不利于密封环的散热。  相似文献   
128.
基于Dai-Yuan共轭梯度法,本文给出了求解无约束优化的一个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对任意的线性搜索,该方法满足充分下降条件gTkdk≤-(1-1/4μ)‖gk‖2,μ1/4;而且,对一般的非线性函数,不需限制的下限值,用Wolf线搜索具有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129.
瞬发中子衰减常数是衡量中子链式反应一个不可或缺的参量。针对核裂变系统对瞬发中子衰减常数测量的实时性要求,研究了一种基于252Cf裂变中子源、利用PC平台中子脉冲序列高速实时频谱分析系统的实时瞬发中子衰减常数测量方法。该方法以252Cf源信号作为随机脉冲源和起始信号,利用其中一路探测器通道在高达1GHz采样率下采集获得中子脉冲序列并按多道时间分析器的原理实时进行多道数据转换,得到核裂变系统的瞬发中子衰减图谱,再进行指数的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得到瞬发中子衰减常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系统测得的瞬发中子衰减图谱进行单指数最小二乘曲线拟合,获得了瞬发中子衰减常数为1.033μs-1,这为实时测量核裂变系统的瞬发中子衰减常数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0.
重整气中CO深度去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两段CO深度去除法(M-O法):第1段采用选择性甲烷化和第2段采用选择性氧化,即对水汽变换(WGS)反应器出口约含体积分数为1%CO的重整气进行选择性甲烷化,将CO去除至0.1%以下,而后进行选择性氧化将CO去除至10×10-6以下.实验结果表明:一方面,与两段选择性甲烷化CO深度去除法(M-M法)相比,M-O法具有相近的热效率,工作温度移向低温,可在更宽的温度区间和更高的空速下满足CO去除深度的要求;另一方面,M-M法系统简单,而M-O法具有反应器更加紧凑的优势.此外,还探讨了在上述两种工艺过程的后段再附加上一段高空速选择性氧化过程,可将CO的去除深度进而提高到1×10-6以下,更加有利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站系统长时间连续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