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5篇
系统科学   171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9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通过甲基磺酸乙酯(简称EMS)诱变拟南芥Col -0种子获得一株隐形雄性不育突变体pollen mitosis1,grail.遗传分析结果显示突变体为配子体遗传,细胞学观察发现突变体花粉粒发育出现异常:细胞塌陷,细胞核在单核靠边期后和花粉第一次有丝分裂(简称PMI)前的时间段发生降解,通过图位克隆方法将该基因定位在分子标记T19L18和T1D16之间,物理距离55Kb.测序分析证明这55Kb区间中的ERECTA基因的编码区在3067bp的位置发生单碱基替换,C/G变为A/T.由此说明ERECTA基因在拟南芥从单核小孢子到二细胞花粉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污染源项反演是海域水质模型验证工作的主要难点之一.本文根据污染源项和监测点位的地理位置及空间分布将研究海域划分为若干单元,建立海域组合单元水质模型,并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数据驱动模型有机结合,提出污染源浓度优化反演的新方法:通过多污染源项设计算例的水质模型计算,构建海域内部监测点污染物浓度响应集;以数据驱动模型建立监测点同污染源项之间浓度的非线性关系;将实测资料带入非线性关系中,获得多源项匹配关系,进行污染源浓度的优化反演研究.以渤海湾海域水质模型7个污染源浓度的优化反演为例,采用"孪生"试验验证反演新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3.
为解决传感器实验室多路电压同时测量的问题,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多路电压测量系统。该系统是由串口通信、数据解析、数据处理和电压显示等四部分组成。串口通信部分采用自定协议实现了与单片机采集系统的通信;数据解析部分实现了协议的解析工作,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数据处理部分实现了数据采集格式到电压格式的转换,即标尺转换;电压显示部分实现了数值、图形显示和电压的超限报警功能。  相似文献   
104.
针对3D-HEVC的多视点视频加深度图的编码格式和四叉树编码结构所带来的编码复杂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深度图像快速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首先,从深度视频序列中以最优的深度图最大编码单元(largest coding unit,LCU)划分深度为标签获取训练集;其次,构建了适用于LCU的Cu深度快速选择卷积神经网络(fast selecting Cu’s depth-convolutionalneural network,FSCD-CNN);最后,对深度图LCU进行划分深度预测,跳过部分编码模式决策,实现最佳LCU划分。实验结果表明,与相关文献对比,所提算法在保持了编码性能的同时平均减少了15%的编码时间,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5.
 页岩有机质纳米尺度下的力学行为目前不够明确且利用常规实验仪器无法准确获得,表征其纳米尺度下的力学性质,对于搭建微观-宏观岩石力学模型和实现高效水力压裂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基于近年国内外关于页岩有机质纳米力学性质表征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常用的表征技术、力学性质主要特征及主控因素。综合结果表明,纳米压痕和原子力显微镜是目前表征纳米力学性质常用的技术与方法,两者在精度、分辨率、设备技术等方面都存在各自的优势或缺陷;目前有机质纳米力学性质的测定主要集中在弹性模量和硬度,成熟度和温度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有机质的内部结构,从而改变其力学性质;提出了“多尺度”“多技术”“多角度”“多学科”等工作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6.
107.
提出了一种新的带有二元连接函数的广义半参数模型, 即二元连接模型 (简称为BLM). 使用轮廓似然方法估计模型的 参数和非参数部分, 并给出了计算算法. 证明了所得的未知参数的估计量为$\sqrt{n}$-\!\!相合, 渐近正态且具有渐近最小方差, 给出了实际数据分析和模拟研究, 最终采用局部功效方法来检验非参数部分的线性性.  相似文献   
108.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针对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把企业管理过程中蛛网战略的思维方式及蜘蛛的灵活性和蛛网的稳定性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探索构建蛛网模型的教学模式.分析蛛网模型的应用前提和作用机制,归纳出蛛网模型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步骤,以及对本课程教学产生的促进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灯影组是前寒武纪最重要的含气层系之一。以钻井岩心及露头剖面样品的镜下岩石学特征为基础,以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实验方法为辅助手段,对四川盆地灯影组白云岩储层进行了研究。认为灯影组白云岩储层类型主要为藻叠层白云岩、藻纹层白云岩、藻砂屑白云岩、藻核形石白云岩、藻凝块白云岩等。储集空间被分为6类,其中砾间孔、大规模溶孔溶洞以及"葡萄花边"残留孔洞是灯影组最主要的储集空间。四川盆地灯影组形成储层的控制因素有:沉积相带、白云石化作用、表生喀斯特作用、构造作用以及海平面升降变化等。其中沉积相带是灯影组储层形成的物质环境基础,白云石化作用是储层得以保存的必要条件;表生喀斯特作用、构造作用、海平面升降等因素是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构造裂缝是储层改善的重要条件;而胶结作用和硅化作用则是灯影组储层受到破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0.
以CuO和La2O3为掺杂剂,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掺杂纳米SnO2粉体,再采用热挤压工艺制成银含量88%的纳米掺杂Ag/SnO2触头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导率测试仪、显微硬度计对该触头材料进行了微观组织表征及性能测试,随后,利用该触头材料在10A交流电流条件下进行电弧侵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触头材料中氧化物在银基体上分布均匀;Ag/SnO2触头材料的密度、硬度和电导率分别为9.704 1g/cm^3,104.2和75;电弧烧蚀速率为103.65μg/C,并研究了熔层表面的微观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