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0篇
系统科学   36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7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重金属镉、铅胁迫下湿地植物丁香蓼的生理生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乡土湿地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生理响应特征,并以此作为乡土植物修复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依据,以分布于乐安河上游重金属污染区域的优势湿地植物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培实验,设置不同浓度重金属镉、铅及其复合污染胁迫处理各盆栽中的土壤,经历2个不同培养周期后,分别测定不同重金属污染胁迫下丁香蓼的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Cd、Pb单因素污染或其复合污染均能抑制丁香蓼的生长,且抑制作用随着各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无论是Cd、Pb单因素或其双因素污染物对丁香蓼的胁迫均呈显著负相关; 丁香蓼叶片的叶绿素a、b及叶绿素a+b的含量则随着重金属污染物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重金属Cd、Pb的单因素污染或其复合污染对丁香蓼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2.
为了提高太阳光的光催化效率,以二水合乙酸锌、六水合硝酸钴为原料,以竹纤维为模板,采用浸渍-热转化制备了钴掺杂摩尔分数为0%~4.0%的Co/ZnO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物相等进行表征.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使用亚甲基蓝评价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探究前驱物煅烧时间及钴掺杂量对Co/ZnO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钴掺杂摩尔分数为2.0%时,浸泡2 h获得的前驱物经过600 ℃煅烧2 h制成的Co/ZnO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最佳,降解率为91.29  相似文献   
113.
在闪讯公司的积极筹划、引导和大力参与下,中西部农村地区能在数月到一年的时间内迅速培育出一种新型的淘宝村,与传统的淘宝村形成过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基于闪讯公司催化、政府积极参与、"套路化"成长三大方面构建理论框架,以闪讯公司培育出的第一个农产品淘宝村——西峡县双龙镇双龙村为例,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剖析"闪讯"模式下淘宝村的形成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闪讯"模式下的淘宝村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萌芽阶段:受时间、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的限制,村内开设淘宝店铺仅为少数村民且店铺效益不佳.②初期成长阶段:"产业能人"通过线上平台的成功实践,有效地调动村民加入电商活动的积极性,村内开设淘宝店铺的村民逐渐增多且服务质量不断提升.③加速成长阶段:在闪讯公司与政府的协作下,村内淘宝商户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为淘宝村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④成熟阶段:在淘宝商户快速增加与村内全方位产业链的带动下,村内店铺数量和活跃度达到淘宝村认定标准."闪讯"模式下驱动因素中,资源禀赋为淘宝村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和产生可能,"互联网+"时代背景和电商环境为淘宝村形成提供了市场条件,电商基地的建立、闪讯公司的催化为淘宝村的快速形成提供了关键支撑,电商基地与闪讯公司的全方位合作为淘宝村的形成提供了"助燃"作用,政府提供的各种政策、设施支持为淘宝村走向成熟提供了"软""硬"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114.
太阳能电动汽车总体设计和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动汽车动力来源的局限性和太阳能技术的不成熟,提出了太阳能电动汽车的总体设计和参数匹配的设计方案;建立了太阳能电池组工程数学模型,并根据建立的模型对太阳能电动汽车的设计做了补充计算和创新应用,主要确定了整车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基本参数和构造形式,并基于Matlab平台对该设计进行分析和匹配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太阳能电池工程数学模型符合设计要求,使太阳能电池总是工作在最佳功率点;得出了汽车行驶阻力与驱动力图、汽车加速度倒数曲线图、功率、转矩与转速曲线图和汽车动力特性图,并与实际法规的要求和设计手册上的数据相比较,其设计要求和各项参数的选定都能满足整车要求.  相似文献   
115.
火星电离层早期的观测数据非常少,除了Viking登陆器对火星电离层的在位测量外,火星电离层的主要物理信息是通过掩星观测方法得到的.近年来,Mars Global Surveyor和Mars Express轨道器通过掩星观测的方法对火星的上层大气和电离层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得到了大量的火星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资料.火星电离层受到来自太阳EUV和X射线辐射、太阳风、太阳耀斑、中性大气、表面壳磁场、宇宙射线、流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结构发生瞬态或季节性的变化.本文介绍了行星无线电掩星探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回顾了国内外科学家们基于已有的火星掩星观测数据(主要是Mars GlobalSurveyor和Mars Express)在火星电离层研究中的一些最新科学成果,并详细介绍了火星电离层的结构和火星夜间电离层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6.
本文从热力学基本方程出发,对液体表面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计算了该系统的自由能、熵、内能、焓、吉布斯函数和定面积热容量,并详细推导了它对应的麦氏关系。  相似文献   
117.
探讨大鼠脑短暂性缺血后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和NT-3在海马组织中的变化规律,为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提供参考数据。本研究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作TGI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术后3、7、14、21d以及假手术组5组,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NGF、BDNF和NT-3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种神经营养因子在全脑短暂性缺血海马组织中出现表达下降趋势,其中以NGF mRNA的表达量下降最为显著(P<0.01)且具有快速恢复趋势,到损伤后21dNGF已上升至伤后3d水平。结果显示,这种变化规律提示短暂性脑缺血后3种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的下降加剧了缺血再灌注对神经元的损害,其中NGF可能是脑缺血后发挥神经损伤修复的主要因子,有助于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8.
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基于RS和GIS的地理技术,建立了城市建设用地监测模型,以精确监测和预测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变化趋势,为区域土地利用及土地监察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研究发现:利用RS与GIS的平台可以构建用于监测城市新增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的模型,适时监测某区域内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并直观地反应在RS影像上,其监测精度可以通过相同监测方法对不同区域的监测进行合理验证.  相似文献   
119.
江西九连山森林群落灌木层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样地调查和群落学的分析,采用总优势度(SDR)、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群落均匀度Pielou指数研究了九连山主要森林群落灌木层的物种数量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1)多样性指数:在所有样地中,多样性指数最大的是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林(2.353),最小的是天然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林(0.973);(2)均匀度指数:不同群落均匀度指数差异较小,最大的是次生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eerts)林(0.961),最小的是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0.564);(3)优势度指数:各群落优势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呈现出较大负相关趋势,优势度值最大的是杉木林(0.431),最小的是丝栗栲林(0.091).通过对比分析各群落不同层次物种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各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以灌木层最大,乔木层最小,且同一群落中灌木层的种群密度明显高于乔木层,灌木层与乔木层之间的物种组成存在较大差异,预示着九连山森林群落间的种群动态变化及演替趋势.  相似文献   
120.
磺化聚芳醚腈砜酮热、氧化及水解稳定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自制二氮杂萘酮类双酚(DHPZ),与自制的磺化4,4'-二氯二苯砜(SDCS、商用2,6-二氯苯腈(DCBN)及4,4'-二氟二苯酮(DFK)进行高温缩合共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磺化度可任意调控的新型磺化聚芳醚腈砜酮(SPPENSKs)共聚物.采用热失重分析仪(TGA)分析得到磺化度0.80的SPPENSK的5%热失重温度为455.0℃.把此系列聚合物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刮制成膜·研究了SPPENSKs膜的热稳定性、水解稳定性、抗氧化等性质以及离子交换容量IEC等.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磺化聚合物膜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水解稳定性及抗氧化稳定性等.SPPENSK-80膜的IEC为1.32 mmol/g,高于Nafion1135的IEC(0.91 mmol/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