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3篇
综合类   15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共时”到“横跨”——骆宾基:中国现当代作家中的一个抽样分析》,是一部以共时与横跨视角和抽样分析的方法来研究骆宾基创作生涯与作品成就的专著,体现出一种历史诗学的悲情寻真、沧桑艺术人生的美学升华、范型与抽样的宏观主旨.  相似文献   
72.
引进平均一致光滑空间的概念,证明了引进的平均一致光滑空间与已有文献中引进的平均一致凸空间恰好是一对对偶概念,并且X*是平均一致凸空间当且仅当X是平均一致光滑空间,X*是平均一致光滑空间当且仅当X是平均一致凸空间.研究了平均一致光滑与其他光滑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3.
通过在实验中对碳纤维水泥石电学性能实验测试得出的数据,对其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从实验数据当中总结出碳纤维水泥石电阻率特性,并与理论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4.
提出了两种定性分析求解两端固定单跨梁在温度变化条件下的挠曲线的方法,展示了定性结构力学的运用手法。  相似文献   
75.
分析了SULCMIS3系统用户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拓展SULCMIS3系统用户管理功能的必要性,提出了用户管理功能拓展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76.
为满足市场对Cr12系列的厚扁钢的需求,填补Cr12系列厚扁钢生产的空白,对Cr12系列冷作模具钢中的典型进行试制,对轧制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了Cr12系列冷作模具钢95~130 mm厚扁钢的轧制特点和轧制工艺,确定了Cr12系列厚扁钢的加热制度、坯料尺寸和压下规程。研究结果表明:所确定的工艺切实可行,试制钢的尺寸、外形和碳化物形态均满足了标准规定的要求,为厚扁钢生产摸索出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合理工艺。  相似文献   
77.
运用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济阳坳陷古近纪的分子化石及其沉积环境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分子化石的演变在平面上具有非均质性,在纵向上具有旋回性;沙三段和沙一段沉积时期,湖盆的规模最大.非均质性相对较小;沙四上亚段时期,盆地分割性强,非均质性也最强;透光、静止、还原的滞水层在济阳坳陷古近纪湖泊中广为发育,沟鞭藻和细菌是古近纪重要的浮游生物,颗石藻类在沙一段和沙四上亚段较为发育.  相似文献   
78.
设计了一种简易数字信号传输性能分析仪,由数字信号发生器、低通滤波器、伪随机信号发生器、数字信号分析电路、信号扫描电路等组成。通过单片机控制AD9851产生频率可变方波作为数字信号发生器时钟,使用模拟运算放大电路设计低通滤波器,在QUARTUSⅡ环境下设计数字信号发生器、伪随机信号发生器和数字信号分析电路,编译仿真通过后下载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EP2C8Q208C8N中,用锯齿波电路产生扫描信号。测试结果表明:该分析仪数字信号发生器数据率为10~100 kbps,按10 kbps步进可调,误差小于1%,输出为曼彻斯特编码;截止频率为100,200,500 kHz的3个低通滤波器,误差小于10%,带外衰减小于40 dB/十倍频程,通带增益在0.2~4.0范围内可调;模拟信道噪声的伪随机信号发生器数据率为10 Mbps,误差小于1%;输出信号峰峰值为100 mV~TTL电平,误差小于10%;通过示波器X-Y模式可显示眼图。  相似文献   
79.
英国硬科学小说源于19世纪20年代由雨果·根斯巴克开创的美国派硬科学小说,在50年代达到鼎盛。由于英国在二战中受到重创,其硬科学小说作品大都悲观、忧郁,描写天灾人祸。进入60年代后,随着新浪潮运动的掀起,硬科学小说宣告终结。  相似文献   
80.
面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应定位在创新素质方面,应把创新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应着力于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个体独立性,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逐步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