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77篇
丛书文集   81篇
教育与普及   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研究方法   11篇
综合类   15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Inagaki S  Guan S  Ohsuna T  Terasaki O 《Nature》2002,416(6878):304-307
Surfactant-mediated synthesis strategies are widely used to fabricate ordered mesoporous solids in the form of metal oxides, metals, carbon and hybrid organosilicas. These materials have amorphous pore walls, which could limit their practical utility. In the case of mesoporous metal oxides, efforts to crystallize the framework structure by thermal and hydrothermal treatments have resulted in crystallization of only a fraction of the pore walls. Here we report the surfactant-mediated synthesis of an ordered benzene-silica hybrid material; this material has an hexagonal array of mesopores with a lattice constant of 52.5 A, and crystal-like pore walls that exhibit structural periodicity with a spacing of 7.6 A along the channel direction. The periodic pore surface structure results from alternating hydrophilic and hydrophobic layers, composed of silica and benzene, respectively. We believe that this material is formed as a result of structure-direct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benzene-silica precursor molecules, and between the precursor molecules and the surfactants. We expect that other organosilicas and organo-metal oxides can be produced in a similar fashion, to yield a range of hierarchically ordered mesoporous solids with molecular-scale pore surface periodicity.  相似文献   
122.
节奏健美操是大体协"两操"分会推出的一套健身健美操,它具有编排的科学性、锻炼的实效性和开展的可行性.经过北京市部分高校试行和全国高校"两操"学习班中推广,均收到良好的效果.它的推出更加丰富了高校健美操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3.
顾客满意度的模糊DEA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模糊理论与DEA方法相结合评价顾客满意度,顾客只需作出自己的模糊印象结论,而每个决策单元的“输入”和“输出”的权重由其实际数据求得。  相似文献   
124.
本文用双光子记录法测试Mn:Fe:LiNbO3晶体二波耦合衍射效率.分别用绿光和红光作为记录光,紫外光作为选通光进行全息记录.用绿光作为记录光比用红光作为记录光得到的全息记录灵敏度提高约一个数量级,并且动态范围也有一定的提高.对记录光、选通光的作用和双掺杂Mn:Fe:LiNbO3晶体双光子全息存储的机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5.
为解决四轮定位仪测量主销内倾的精度问题,建立了精确的内倾测量模型.分析了主销内倾与传感器测量角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主销后倾变化等因素对主销内倾测量精度的影响.讨论了测量误差的分布趋势,当主销倾角大于10°时线性模型测量误差大于10′.针对无法校准主销倾角测量结果的现状,提出了在汽车纵横两平面内主销倾角独立生成的检定原则,研发了精度达到30″的四轮定位仪校准装置.试验表明:四轮定位仪测量主销内倾存在零点误差和线性度系统误差.当受检四轮定位仪主销倾角为15°时,其测量误差为18′,且系统误差随主销倾角增大而增大.试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  相似文献   
126.
超临界水中半纤维素气化制氢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碱性化合物KaCO3、Ca(OH)2以及Ru/C为催化剂,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对半纤维素在超临界水中的气化制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都有较好的催化作用,其中Ru/C的效果最佳,当加入0.8g时,每千克半纤维素可生成14.365m01 H2,约为不加入催化剂时的3.8倍,为单独加入K2CO3、Ca(OH)2时的1.6和1.9倍,气化率和氢转化率也有很大提高,分别达到77%和126%.同时,催化剂混合使用要比单独一种催化剂的效果好.温度的提高可明显提高H2产量,同时降低CH4产量.此外,停留时间对气化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20min时气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7.
通过使用Krasnoselskii锥不动点定理,研究一类带有特征值和两点边值条件的n阶常微分方程的多个正解的存在性,并给出此方程的2个,3个及n个正解的存在性定理。  相似文献   
128.
基于博弈论的复合标底投标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项目投标者能够中标并获得较高的收益,需要讲究投标方法和策略。在文献[1]的基础上,本文把投标者成本分布从简单的[0,1]上的均匀分布推广到更为一般的密度函数为f(x)的分布函数F(x),研究并建立了信息对称下的博弈报价模型,得出了在一般分布下投标者应采取的最优报价水平。  相似文献   
129.
一维双极粘滞量子流体力学模型解的存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类一维稳态双极半导体方程的粘滞量子流体力学模型.该模型包含关于粒子浓度和电流密度的连续方程以及电势Poisson方程的耦合方程组,其中含有三阶量子修正项和二阶粘滞项.该问题在有界区间(0,1)中讨论,并通过边界条件的假设将原方程组变形为常见的形式,得到原问题的等价问题.用截断方法将等价问题正则化,并得到正则化问题解的先验估计.利用Leray-Schauder不动点定理证明正则化问题解的存在性,最后通过L∞估计证明正则化问题的解即为原问题的解,从而证明了原双极粘滞量子流体力学模型存在稳态解.  相似文献   
130.
基于全局单应性变换的虚实注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单应性变换的三维注册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基于标识的三维注册系统中的误差积累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对仿射变换鲁棒的特征点检测方法--边角点法,确保每个特征点位于多条直线的交点上,最大限度消除特征检测结果的随机性及其对特征匹配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采用基于全局单应性矩阵的虚实配准方法,利用前一帧所对应的全局单应性矩阵对初始图像作射影变换,并将变换后的图像与当前图像做特征匹配,直接建立当前帧与初始帧之间的单应性关系,从而解决了传统方法所存在的误差积累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