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2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69篇
系统科学   102篇
丛书文集   100篇
教育与普及   1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研究方法   6篇
综合类   340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分析了分光计调节中十字像偏离十字线交点的特点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分光计的快速调节方法,对指导学生实验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42.
基于核壳荧光纳米颗粒的一种新型纳米pH传感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进了一种基于新型的荧光染料——二氧化硅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的纳米pH传感器,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羊抗人免疫球蛋白IgG为核材料,采用实验条件简单的油包水的微乳液方法制备荧光纳米颗粒,该方法有效地防止了荧光染料在二氧化硅壳层中的泄露。这种FITC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对pH敏感,在pH值5.5—7之间呈线性响应,且能被单个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借此用于单细胞中pH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43.
给出对称方程组{x_1+x_2+…+x_n=0,……,x_1~(i-1)+x_2~(i-1)+…+x_n~(i-1)=0,x_1~(i+1)+x_2~(i+1)+…+x_n~(i+1)=0,……,x_1~(n+1)+x_2~(n+1)+…x_n~(n+1)=0.(1)非零解的判别条件、求解方法以及严格的证明.  相似文献   
44.
提出一种具有时间乘子加权性能控制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此方法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与其他算法相比提高了系统的瞬态响应,文中还给出这种加权下广义预测控制渐进稳定的充分条件,仿真实验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5.
本文考虑了平面连杆机构中运动副轴线的偏移和歪斜对机构的影响。并进行了由此而引起的机构防卡住问题的可靠性分析。最后以铰链四杆机构为例,阐述了该分析方法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6.
给出了Petri网与其对偶网性质的一组充要条件或充分条件,这些条件对Petri网的描述与分析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47.
文[1]研究了两个凸多边形可移动性问题的最优判定算法,讨论了简单多边形P和凸多边形Q的可移动性问题。提出了一种与[1]具有相同时间复杂度的最优算法。  相似文献   
48.
49.
针对手工焊条电弧焊(MMA)弧焊过程特点,建立了绝缘栅型晶体管逆变式弧焊电源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新的外特性控制方法,能够区分空载和近空载燃弧状态并分别进行闭环控制,使得空载损耗小于10W,并有利于焊接过程电弧稳定。将所提出的弧焊逆变器“本脉冲反馈控制”技术应用于恒流输出及电弧推力控制。研究表明:在焊接规范调节全范围内,电源输出电流动态响应时间均小于0.5ms,且无超调。由燃弧或短路向空载状态转换时,空载电压建立时间实测值小于2μs,上述指标能够很好地满足MMA弧焊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50.
FibrinogenStructuralChangesCausedbyGlassSurfaceAdsorptionDetectedbySolidSurfaceFluorescenceSpectroscopy*GongYandao(公衍道),Ding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