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分析了工程中钢丝绳绳径的检测方法,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基于周向四点测量的绳径接触式电感测量方法,并研制了检测装置,其测量误差最大为0.04mm.  相似文献   
42.
制得的SnO_x薄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显示为平均颗粒小于50nm的超微粒子薄膜。其中组成颗粒的晶粒大小平均为5.0~8.0nm。讨论了沉膜过程中基底温度、氧气分压、放电电压、蒸发源温度和反应蒸镀时间对薄膜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得到了制备SnO_2相含量较高,且接近无色透明的超微粒子薄膜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3.
44.
文章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广东省制定的有关技术规程对砌块墙体裂缝成因加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45.
光活化农药是一种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新型绿色农药,但是其体外光不稳定性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提高体外光稳定性和杀虫活性,将光活化农药——焰红染料B(PB)与海藻酸钠(SA)通过酚酯键连接,然后超声自组装,制备了一种酯酶响应性光活化纳米农药(PB-GSA NPs).PB-GSA NPs在水溶液中呈核壳结构,粒径约为220±5.32 nm,临界聚集浓度约为0.042 3 mg·mL-1.与游离PB相比,纳米粒中PB因聚集成核导致的淬灭效应能有效保护PB免于光解.并且PB-GSA NPs具有酯酶响应性控制释放能力,释放的PB显示出光活性并被酪氨酸氧化法证实,表明该酯酶响应性纳米农药在递送光活化农药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6.
关于术语规范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术语是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术语规范体系的建立对术语的推广应用、科技和学术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英法术语的构词法,从术语的宏观和微观理据、外来术语引入的构词理据,以及西方术语建设的经验等角度探讨我国术语规范与传播的途径。  相似文献   
47.
分析了在升船机钢丝绳检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设计特殊结构的磁路,采用周向多回路轴向励磁方式、以解决升船机钢丝绳检测中的磁化问题;通过采用聚磁技术,实现了钢丝绳断丝信号的获取,为解决升船机钢丝绳检测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
从热带海洋运动的物理特征出发,建立了适合热带地区特点的海洋方程组并对之进行了系统的尺度分析,指出时间尺度不同的运动其受控的物理过程各异.研究结果表明,挟卷对海洋Rosby波的发展起抑制作用,而平流有利于海洋Rosby波的发展;挟卷和平流都有利于与海温距平相对应的扰动U的发展.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木薯淀粉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合反应.选用(NH_4)_2S_2O_8、FeCl_3、H_2O_2—FeSO_4、KMnO_4等不同引发剂作比较,结果表明过硫酸铵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引发剂,其最佳反应条件是丙烯酸浓度为1M,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h.对所得共聚物的吸水量及保水率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50.
硫化铁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对H2S制H2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方法制备了几种硫化铁催化剂,研究了其对H2S分解制取氢气反应的催化性能。用TPR、XRD、TPO、DTA及表面积测定等手段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机械混合的超细粒子α-FeO2O3和γ-Al2O3为催化剂的先驱物时,其反应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