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35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01.
AES加密算法是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委员会最新确定的一种加密算法标准.它的加解密速度快,算法安全性能好,是目前密码学界较为流行的算法.本文从AES算法的原理出发,分别对算法的加解密过程、加解密速度、安全性能及其在有线电视条件接收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且在VC环境下实现了该算法,对算法的加解密速度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02.
对进场煤机械化采制样过程中缩分比、缩分器开口尺寸、缩分器旋转速度、煤样粒度等因素对缩分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旋转锥壳式缩分器的工作原理,并对二重缝隙缩分器与一级缩分后再经二级缩分的两级缩分器进行了比较,后者的缩分效果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03.
以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CO2气藏中的CO2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分分析、碳同位素及氦、氩同位素分析,结合研究区CO2含量和同位素数据及他人研究成果,利用排除法探讨研究区CO2的成因及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CO2平均含量大于85%,CO2稳定碳同位素偏轻,δ13CCO2为-13.1‰~-8.8‰,为目前已发现的具有较为特殊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CO2气藏;尽管CO2稳定碳同位素偏轻,但通过排除法可以证明该区CO2为无机成因气的结论最为合理,且CO2应来源于上地幔岩浆脱气。  相似文献   
104.
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的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基于在线黑体空腔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水连续测温方法·针对在线黑体空腔不满足基尔霍夫理想黑体物理模型,具有"非密闭"和"不等温"的辐射特性,建立了在线黑体空腔有效发射率、积分发射率的计算模型,并应用于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系统中·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性能价格比,测量误差≤±3℃,测温管寿命可达20~40h,测温成本与现行的快速热电偶实际消耗相当或略低,同时低于铂铑热电偶连续测温,是取代现行钢水间断式测温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研究了Fe(Ⅲ)与meso-(四(4-磺基苯)卟啉(TPPS_4)的螯合物(Fe-TPPS_4)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催化H_2O_2氧化隐性结晶紫为结晶紫的显色体系。该体系用于测定H_2O_2时的摩尔吸光系数为3.8×10~4,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6。此体系可与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反应偶联,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人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大鼠眶额叶微量注射给药,记录胃内压(Intragastric pressure,IGP),观察胃运动变化的方法,研究了眶额叶多巴胺(dopamine,DA)对胃运动调节的神经机制.结果显示,眶额叶注射DA10μg,胃内压显著升高;眶额叶单独注射DA D1受体阻断剂SCH 2μg(SCH23390,SCH),胃内压降低.眶额叶注射SCH 2μg,能阻断DA升高胃内压的作用;眶额叶注射利陪酮(Risperidon)2μg,可升高胃内压,增强胃运动.但利陪酮却不能阻断DA升高胃内压的作用;切断双侧膈下迷走神经,眶额叶注射DA增加胃内压的作用被消除.以上各组中胃收缩频率均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眶额叶内DA能增大胃内压,增强胃运动,DA对胃内压及胃运动的增强作用主要是通过D1受体介导,经过迷走神经传出.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研究了利用模拟过氧化物酶(Mn-TPPS_4)测定葡萄糖的反应条件,并采用流动注射的办法对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此方法快速,简便,测定葡萄糖的检测限为2.7×10~(-9)mol/l。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以现场观测及岩样试验为基础,将长壁工作面老顶视为弹性薄板,将支撑老顶的直接顶与煤层(基础)分别视为弹性,弹塑性,粘弹性及粘塑性基础,亦即,将老顶及其基础(直接顶与煤层)分别视为四种统一的空间结构模型,并通过薄板弯曲边界元法分别与弹性,弹塑性,粘弹性及粘塑性边界元法耦合,对上述空间结构进行求解,得出了如下结论:1、在通常的长里工作面条件(b/a>1)下,除了断裂位置及来压显现不同外,在弹性,弹塑性,粘弹性及粘塑性基础上的老顶矩形板的初次断裂模式均为横X型,周期断裂模式均为横半X型,亦即,不论基础类型如何,老顶的初次断裂模式均为横X型,周期断裂模式均为横半X型。2、当板式老顶断裂后,其断口参差不齐,且基本垂直于老顶悬板的主张应力迹线。在老顶运动与转过程中,各断裂岩板之间仍处于联锁咬合状态,由于咬合面上强大的剪切力的作用,在咬合面附近形成了类似于刚——塑性的准塑性区。因此,我们认为,板式老顶断裂后,形成了咬合板结构。当b/a>1时,初次断裂的老顶将形成三咬板或正三咬板结构,这一结构的失稳便引起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断裂的老顶亦将形成三咬板或料三咬板结构,这一结构的失稳便引起采面周期来压。3、随着基础(直接顶与煤  相似文献   
109.
以信息经济学的信号传递模型为基础,讨论了在多阶段风险投资的后续投资过程中风险投资家运用信号识别来防范和控制风险企业家逆向选择风险的问题,建立了一个风险投资多阶段信号传递契约安排,并以四阶段风险投资过程为例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求解.最后举例说明了该多阶段动态信号传递契约安排的具体运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0.
基于双树双索引结构的移动查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对有限范围内海量移动对象的有效索引,构建通用的移动查询解决方案,针对移动对象在道路网格中的运动特点,提出了预测实时运动速度的速度积累模型和预测未来聚集位置的基于双树双索引结构的移动对象查询方法.双树双索引结构利用网格划分思想构建空间分割树,实现对现有GG TPR-tree查询结构的拓展,并结合GG TPR-tree索引及建立于内存中的Hash索引以满足各种类型的移动查询请求.仿真实验表明,在回答受限范围内海量移动对象的确定性查询和统计性查询时,与传统方法相比,双树双索引结构在查询结果准确率方面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