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25篇
系统科学   50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15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长岩芯试验研究注采速度敏感性中存在的可重复性差、围压与系统压力高、误差较大、注入速度与实际地层气水界面运动速度偏大等问题,提出了采用短岩芯进行物理实验的研究方案与技术思路,完成了注气速度敏感性实验和采气速度敏感性实验,取得了油藏改建成储气库时有关注气速度与库容能力、采气速度与水驱气效率的一般性认识。对我国的能源战略规划、西气东输工程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气水交替注入综合了气驱和水驱各自特点,可以很好的控制流度及稳定驱替前缘从而大大提高宏观驱油效率,已广泛应用于油田生产实践。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气水交替注入的历史,研究了气水交替注入的技术分类,区分了根据混相状态的分类、注入气体的分类及其它分类等。另外,文章还进行了气水交替提高采收率研究小结,提出了气水交替注入技术的今后研究方向,对三次采油及油田实行早期气水交替注入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目前实验室测定岩芯应力敏感性通常采用变外压恒内压方式测试,该测试方法与气田实际开发过程中上覆岩层压力不变,流体压力变小的实际情况不符合,提出了变内压恒外压测试方法,采用苏里格低渗岩芯在地层温度条件下进行变内压恒外压测试和变外压恒内压测试。研究表明:变内压恒外压测试比变外压恒内压测试应力敏感性更弱,随多次应力敏感次数增加,应力敏感性变弱,甚至趋于一个极限。为气井动态分析提供了实验依据,对研究低渗气藏相对高、中、低渗岩芯在多次升降压过程中的应力敏感特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从2004年至2005年初,在塔里木油田共发生了6起石油减振器断裂失效事故,其中花键筒母扣根部断裂占了4起,油缸母扣根部断裂1起,芯轴断裂1起。针对上述事故,通过研究建立减振器安装位置不受限制、钻杆和钻铤长度可任意变化的整体钻柱纵向振动分析数学模型,确定了该模型的计算方法;拟定出计算用钻具组合及计算用井深;由计算机模拟分析得到在不同转速和减振器在不同安装位置情况下的计算值,由此得出结论:减振器安装在钻头上方不同的位置,可达到不同的减振效果和变化的钻头破岩冲击动载,进而确定出减振器的最佳安装位置;减振器安装在最佳位置,减振效果将提高几倍至十几倍,同时在不加大钻压的情况下可提高钻头的破岩能力。减振器最佳安装位置的钻柱新组合在塔里木油田大北3井现场试验获得成功,表明其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以油气、煤田和煤层气勘探阶段积累的资料为基础,系统探讨了沁南煤层气藏的特征。通过对气藏静态特征(包括煤层空间几何形态、煤层气成分和含量、储层物性、吸附特征、储层压力及封闭条件)和动态过程(包括煤层气形成、运移和聚集)的分析,指出晚古生代的煤层在经历了印支期和燕山期两次煤化作用生成的煤层气,在喜马拉雅期遭受了严重的调整与改造后逐渐形成现今的沁南煤层气藏。直接控制该煤层气藏中煤层气富集程度的因素为顶底板与边界断层。目前的高产煤层气井基本上都位于地下水滞流区。  相似文献   
996.
储层特征定量描述及其成因机制分析是储层分布预测、勘探目标选择和开发方案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以川中磨溪气田嘉二2A层非层状碳酸盐岩鲕粒灰岩储层为例,从储层的沉积岩石学特征着手,定量分析了储集空间类型、微观孔喉结构、物性分布及孔渗关系等储层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嘉二2A层鲕粒滩储层的成因机制,建立了其滩体迁移模式。结果表明,该套储层的形成和分布受区内微地貌的次一级分异和海侵-海退旋回的共同控制,在局部微地貌高地,海退持续时间长,沉积物充分暴露,大气淡水对储层的淋溶改造进行得较为彻底,储层厚度较大,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研究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油规律和动态,建立了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油数学模型。根据室内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结构的研究成果,采用聚合物线形体和聚合物聚集体共同描述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性质变化和渗流特性,同时考虑了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在不同孔渗条件下水相相对渗透率降低能力、不可入孔隙体积系数的变化、吸附滞留与建立流动阻力的关系等物化问题。利用模型对岩芯驱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岩芯驱油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描述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驱油动态,为疏水缔合聚合物驱的理论研究和现场分析提供了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油气田开发技术难度日益增大,各油气公司纷纷把公司的运营重点转为向管理要效益。针对油藏经营管理受到国内外油气田开发工程师的广泛关注,但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的实际,将现代企业方法与油藏经营管理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包括财务、增长、流程、学习/发展等4方面的平衡计分卡,详细描述了其应用方法。研究认为:平衡计分卡可以使油藏管理单元在经营目标的设定全面细致,还可以通过目标考核保证管理单元的正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9.
针对斜井剖分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直角坐标系,矩形网格剖分地层,采用梯形近似处理斜井边界时出现的要达到精确模拟就只能缩小网格尺寸而引起计算量急剧增加这一矛盾问题,根据实际模型引入了非正交坐标系,在非正交坐标系中,存在两种基矢,它们相互之间以及与直角坐标系统之间的转化关系具备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简化了对斜井水平地层以及直井倾斜地层等模型的模拟。实际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非正交坐标系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极大地减少了运算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川东南地区嘉陵江组储层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勘探难度较大的特点,以嘉陵江组一段为例,在地层对比、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储层物性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波阻抗反演工作,并结合储层的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响应特〖JP〗征确定波阻抗反演结果解释方案,进行储层解释,预测有利储层的平面展布特征。依据储层地质特征研究成果,优选相关地震属性,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地震属性与储层孔隙度的关系,预测储层孔隙度平面展布。最后综合地质、储层预测、孔隙度预测的结果提出有利勘探目标区。结果表明,该套方法比较适合对研究区的地质解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