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反击式破碎机的转子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观察了双转子断裂的现象,利用LOM及SEM和热处理实验手段发现其断裂属于解理和沿晶复合断裂,断口解理面处大,其组织中有大块自由铁素体和粗大魏氏组织铁素体存在,分析结果表明,此双转子未经热处理就投入使用以及从能谱分析证实其还有一些非金属元素存在是导致该双转子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生产工艺对高碳低合金钢磨球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锻热等温淬火工艺生产的高碳低合金钢磨球,具有较为细小时下贝氏体组织和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盐浴炉目前普遍存在的鼓包、漏盐、开裂及启动时间长等问题,对一台180kW的三相半插入式中温盐浴炉进行了全面改造和测式.结果表明:采用立式砌筑方法砌筑坩埚可有效地防止鼓包、漏盐和开裂;而采用“回”字形中性导流板和螺旋状辅助电极,使启动时间由原来的8~10小时缩短为1.5小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贝氏体组织具有高的强韧性和耐磨性,是一种很好的抗磨材料组织结构.本文综述了贝氏体相变的最新研究进展.随着先进技术和先进仪器出现,人们对贝氏体相变与贝氏体组织基础理论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表现在对贝氏体微观超精细结构的认识,即在黑金属和有色金属合金的下贝体组织中发现了超亚单元.以往贝氏体钢中添加Mo,Ni等贵重合金元素以及等温淬火工艺,才使贝氏体钢用作抗磨材料成为可能,基于贝氏体相变机理研究的长足进步,先后开发出奥氏体一贝氏体双相钢、马氏体-贝氏体双相钢、共晶体增强奥氏体一贝氏体钢(ABEG钢)等新型贝氏体抗磨钢。  相似文献   
15.
通过搅熔铸造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00μm,质量分数为6%空心陶瓷增强镁合金复合材料(AZ91D/FAC).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空心陶瓷对复合材料的组织的影响,利用XRD分析了AZ91D/FAC复合材料的物相,界面形貌及成分由配置能谱分析(EDS)的扫描电镜(SEM)来确定.结果表明,空心陶瓷增强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布氏硬度比基体有较大的提高.通过O-lympus对组织的观察发现基体引入空心陶瓷后,组织细化,AZ91D镁合金铸态网状Mg17Al12消失.根据EDS分析及热力学计算,可知基体内有Mg2Si生成,界面产物为MgAl2O4.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热形变工艺参数对40Cr 钢珠光体转变动力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晶粒大小,形变温度和形变量对珠光体转变动力学都有影响,从而影响了动态再结晶过程.对生产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模锻件来说,可通过调节热形变工艺参数来控制高温形变组织,从而达到控制室温组织与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Ti-C-Al-Fe2O3反应体系,结合铸造和自蔓延高温合成(SHS)两种工艺,在湿砂型中浇注高温熔融的钢水,引燃SHS压块,从而发生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生成了高硬度的陶瓷相TiC、Al2O3.通过改变Ti-C-Al-Fe2O3体系组分配比,探讨了体系在金属液内SHS反应对原位内生TiC、Al2O3尺寸与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等温淬火工艺参数对化学成分(wt%)为0.40%C,1.2%Si,1.1%Mn, 0.9%Cr中碳低合金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光学显微组织、冲击韧性测试结果表明,试样在340~380℃范围内经等温淬火处理后,可以获得无碳化物析出的奥氏体-贝氏体组织,且随着等温淬火温度的升高,贝氏体形貌由板条状下贝氏体逐渐向上贝氏体转变,试样的硬度达到HRC44,冲击韧性ak≥120J/cm2.  相似文献   
19.
锻造等温淬火对半钢的冲击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含1.7%C,1.85%Cr和1.78%Mn的半钢径1150℃-900℃锻造后,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等温淬火处理,对半钢材料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锻造等温淬工艺可以改善半钢材料的冲击韧性,从而达到了提高半钢冲击韧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低碳贝氏体钢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Mn,Si,Cr为主要合金元素,设计并制造一种新型的低碳贝氏体钢.系统地研究了选定成分和工艺对贝氏体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种在设定的等温淬火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无碳化物析出的奥氏体-贝氏体组织.含有该组织的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