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6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在不同强度磁场作用下,采用苯胺/乳化剂/助乳化剂/水四元微乳液体系,经化学氧化制备聚苯胺.研究磁场对苯胺聚合反应速度、聚苯胺相对分子质量及其电导率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对聚苯胺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磁场作用能够加快反应速度,提高聚苯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电导率,对聚苯胺基本单元结构没有影响;在所研究的磁感应强度范围内,0.4 T 的磁场对苯胺聚合反应影响最为显著,能使聚合反应时间由4 h缩短到1 h,特性黏度由53.4 mL/g 提高到72.6 mL/g,电导率提高近1 倍.  相似文献   
52.
交联海藻酸钙凝胶固定化酵母醇脱氢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用海藻酸钙包埋、戊二醛交联法固定酵母醇脱氧酶催化苯乙酮酸合成(R)-扁桃酸的过程进行研究,比较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游离酶在70℃时酶蛋白变性失去活力,而固定化酶在65℃保温1 h的能保持64%的酶活力,在70℃时酶活力仍町保留48.6%;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由30℃升至40℃,最适反应pH值由6.8下降为5.8;固定化酶保留了62.72%的游离酶活性, 固定化酶的表观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率分别为37.33 mmol/L和358.42 nmol/min.该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53.
根据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理论,分析了水热晶化过程中锰锌铁氧体纳米晶生长基元的形成过程,以及锰锌铁氧体共沉淀前驱体在水热过程中的溶解与羟基配位体的形成过程,探讨了生长基元的形成方式、添加剂对前驱体制备及水热晶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添加剂有助于得到均匀的共沉淀前驱体,在水热晶化初期有利于羟基配合物均匀分散,从而避免出现易于在较低温度就能形成的杂相;同时,添加剂影响水热过程中生长基元的聚集生长方式,第2类聚集生长占优势.因此,所制备的锰锌铁氧体纳米晶粒径小,粒径分布范围窄.  相似文献   
54.
研究在含有Cu^2+和N-n-十二烷基-L-脯氨酸手性配体的乳状液膜体系中手性萃取分离氧氟沙星对映体的效果,以及外消旋体的初始浓度、表面活性剂与有机溶剂的体积配比、内外水相pH值、从外水相到内水相pH值梯度变化以及配位金属离子与体系温度对液膜手性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乳状液膜手性分离最适宜的条件是:操作温度为20℃,Cu^2+为配位金属离子,Span-80和煤油体积比为11:89,OFLX外消旋体初始浓度为1.0mmol/L,内水相pH值为5.8,外水相pH值为3.0。  相似文献   
55.
碱式碳酸钴热分解制备四氧化三钴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酸钴为钴源,碳酸铵为沉淀剂,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 000)为表面活性剂,在水-正丁醇溶剂体系中,经水热处理制得片状碱式碳酸钴前驱体;采用不同的热分解方式对碱式碳酸钴前驱体进行处理制备四氧化三钴,并用热重、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碱式碳酸钴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对碱式碳酸钴前驱体采用不同的热分解方式得到的四氧化三钴形貌不同,将前驱体于450 ℃煅烧3 h得到直径约为40 nm,长约为100 nm的球链状四氧化三钴;而采用二段热处理方式即将前驱体于400 ℃煅烧1 h,再于800 ℃煅烧2 h时,得到类球状的四氧化三钴.  相似文献   
56.
穗花杉双黄酮罗伯斯特双黄酮质谱裂解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S)方法对穗花杉双黄酮和罗伯斯特双黄酮的质谱行为进行研究,讨论C3′—C8″与C3′—C6″连接的双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特征与质谱裂解行为之间的异同。实验结果表明:2种C—C连接的双黄酮类化合物在相同的质谱条件下均可以在C环发生0,4键断裂,生成质荷比m/z=375的碎片离子。此离子峰为C—C连接的双黄酮类化合物共有的特征离子峰;但是由于C—C连接位置的不同,这一对同分异构体的裂解途径也存在着明显差异。C3′—C6″连接的罗伯斯特双黄酮,由于空间构型的影响,在质谱条件下,C4′位的羟基更易于与C5″或者C7″位上的羟基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丰度响应值较高的碎片离子m/z为519和309。这2个碎片离子是罗伯斯特双黄酮的特征碎片离子,可用于区分穗花杉双黄酮和罗伯斯特双黄酮。  相似文献   
57.
亲水涂料主要用于空调热交换器散热片的表面处理。在制备亲水涂料的基础上,研究苯乙烯-二乙基苯树脂微粒对亲水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粒径1-2μm左右的树脂微粒后,将较大提高涂膜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58.
聚苯胺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分别采用脉冲极化法和恒电流法聚苯胶膜的峰值电流合成聚苯胺,用循环伏安曲线对它的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温度对聚苯胺膜的峰值电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脉冲极化法合成的聚苯胺膜在循环伏安曲线上的峰值电流比恒电流法合成的高,电化学活性强.扫描电镜照片表明这2种方法合成的膜结构不同,脉冲极化法合成的聚苯胺膜在介质条件分别为0.5 mol/L H2SO4和1 mol/L HNO3水溶液中合成的膜结构均为纤维状,且在HNO3介质条件下膜纤维形状更好,纤维长度更长;恒电流法合成的聚苯胺呈颗粒状.温度越高,聚苯胺膜的峰值电流越大,电化学活性越强,聚苯胺在对应电位时的电化学储能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59.
隐钾锰型水合MnO2 对 Na+、K+的离子交换选择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离子记忆无机离子交换剂 -隐钾锰型水合二氧化锰 (CRYMO) 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以及热重分析确证了其晶体结构为α -MnO2 ,其化学式为MnO2 ·0 4H2 O 考虑了其对Na 、K 的表观离子交换容易随溶液 pH值的变化情况 ;分配系数及分离系数的测定结果均表明CRYMO对K 具有高选择性 ,可用于溶液中Na 、K 的分离  相似文献   
60.
环保型烯酰吗啉纳米农药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建辉  黄可龙  王跃龙  刘素琴 《科学通报》2004,49(23):2416-2421
用十二烷基磺酸钠对纳米TiO2/Ag光催化剂表面进行了修饰, 研究了改性前后催化剂对烯酰吗啉的吸附行为. 以TiO2/Ag, SDS改性TiO2/Ag, TiO2和空白为光催化载体, 农药烯酰吗啉为有效成分, 制备了4种模拟的水基性农药制剂, 将其直接涂膜于玻璃片上, 于太阳光下进行光降解实验. 当制剂中烯酰吗啉含量为1.2%, 太阳光降解5 d, 烯酰吗啉降解率分别为71.5%, 68.0%, 45.5%和28.3%. 用小白菜做作物残留毒性试验, 用烯酰吗啉含量为10%的纳米制剂稀释后喷洒于作物上, 在太阳光下降解8 d后, 其中农药分解率达97.3%, 半衰期为2.80 d. 纳米农药制剂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在相同条件下其毒力是原药毒力的1.235倍, 是乳油制剂毒力的1.24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