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尧春华 《科技资讯》2006,(16):231-232
本文总结了城市道路路灯安全运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以天津地区有一定代表性的原状饱和粘性土的试验为依据,针对文献[1]所提出的模量-应变及阻尼比一应变模型中的参数,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了关于确定起始模量G_(?)和最大剪应力τ_(max)的经验公式,并进一步验证了文献[1]所提出的模型。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50 μmol/L除草剂norflurazon (NF) 对自然干旱胁迫下拟南芥野生型植株和叶绿体信号突变体gun1和gun5的生理参数和一些抗性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干旱胁迫与除草剂协同处理10 d时,叶片出现白化和萎蔫;叶片含水量明显下降;丙二醛含量大幅度升高;活性氧积累明显加重;Lhcb基因表达下调;POD,APX,GPX和Rd29a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突变体gun1和gun5叶片白化比野生型严重;突变体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比野生型大;突变体基因表达的变化幅度很小(甚至没有变化),远小于野生型.这些结果表明,叶绿体信号的关键分子GUN1和GUN5蛋白可能参与了干旱信号传导和适应机制,尤其是GUN1蛋白的作用更为明显,暗示叶绿体信号转导途径可能与植物抗逆过程有交叉.  相似文献   
34.
35.
上海常绿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地区6种典型园林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它们四季的光合蒸腾等生理生态指标,并通过三维绿量和叶面积指数等形态指标分析了它们的固碳释氧和增温增湿效益。结果表明:全年中每个树种的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都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6个树种年固碳释氧能力为香樟广玉兰柳杉桂花冬青蚊母。夏季,日固碳释氧能力为冬青香樟蚊母桂花广玉兰柳杉,降温增湿能力为香樟冬青桂花广玉兰蚊母柳杉;日降温增湿能力为冬青蚊母香樟广玉兰桂花柳杉。因此:在上海城市绿化树种选择中,可优先选择香樟和广玉兰等固碳释氧及降温增湿能力较强的乔木树种,并适当搭配桂花、蚊母和冬青等灌木,一些景观价值较高但降温增湿效益不高的树种如柳杉应避免大面积种植;同时考虑植被绿量和叶面积指数等形态指标,优化树种结构,以达到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6.
<正>青桐木虱是青桐的重要害虫,以成、若虫刺吸为害,若虫还能分泌大量蜡絮而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5~6月蜡絮纷纷飘落,严重污染周围环境;若虫分泌蜡絮,蜜露导致煤污病发生,从而使青桐遭受双重为害。该虫在合肥一年发生3代,以卵在枝、干上越冬,第一代为重。药剂试验结果表明:以2.5%敌百虫粉剂、苏达粉、80%滴滴畏乳油、40%乐果乳油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7.
系统利用C8051F005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结合各种不同的传感器,并基于其内部集成的ADC子系统,控制HXMG128064-1液晶显示模块,完成了一种液晶示波器的设计.系统实现了信号的采集、信号的处理以及信号波形的显示.系统体积较小、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而且开发周期短,适用人群较广,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为探讨苏南丘陵区麻栎林生态水文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于2012年4月至9月对麻栎林的降雨分配过程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累计降雨量470.7 mm,平均场降雨量10.0 mm,小雨占据降雨事件的绝大部分,频率达到70.21%。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回归模型确定了林冠部分的持水能力和树干持水能力分别为0.87 mm和0.11 mm,形成树干径流的最小雨量为3.42 mm。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降雨强度以及空气湿度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小雨量级下,随月平均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各月林冠截留率增大。月平均林冠截留率与叶面积指数有极显著的线性关系。林冠平均截留率为20.48%。  相似文献   
39.
2012年2月—2013年1月,利用热扩散技术和ECH2O系统对南京东善桥林场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树干液流速率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连续观测,研究分析了杉木液流速率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的杉木液流速率日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变化曲线表现为单峰曲线。夏季的液流速率最高,峰值为1.45~3.49 kg/h,其次是秋季(0.55~1.91 kg/h),春季的液流速率峰值为0.71~1.44 kg/h,冬季液流速率最低,峰值为0.30~0.85 kg/h。降雨雨量越大,雨后液流速率开始的时间越早,峰值越高,影响持续的时间越长。冬季,降雨开始后液流速率会迅速升高,雨后就会很快降低,而夏季,液流速率会在雨后的白天表现出明显升高,在次日之后会再次降低到原来水平。影响杉木液流速率的主导环境因子存在季节性差异,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春季饱和水气压差(0.884),夏季空气相对湿度(-0.882),秋季饱和水气压差(0.798),冬季林外太阳辐射(0.621),土壤温度是影响杉木日均液流速率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40.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胺、硅酸乙酯与膨润土反应,制备具有较好吸附性能的多孔黏土异质结构材料(porous clay heterostructures,PCHs),并使用PCHs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苯进行动态吸附,以探究甲苯气体初始质量浓度、总流速对于PCHs吸附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CHs相较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