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61.
恰有4个非循环子群共轭类的有限幂零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G是有限群,用δ(G)表示G的非循环子群共轭类的个数.δ(G)对G的结构有比较强的影响.例如,δ(G)=0当且仅当G循环.δ(G)=1当且仅当G非循环而G的所有真子群循环,即G内循环群.2007年,李世荣,赵旭波给出了有限δ-群(即每个可解子群日满足δ(H)≤2的有限群)的完全分类.作为以上问题的继续,使用群论的初等方法,给出δ(G)=4的幂零群的完全分类.  相似文献   
162.
163.
暂不论金属中电阻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目前它仍是揭露结构变化中常用而又较灵敏的一种方法;至于电阻与力学性质间的关系问题,Pry同Hennig及Berghout也曾先后作过初步讨论。我们这次借此两种方法(电阻的同力学的)平行的测量了99.98%多晶纯铜室温以上的热软化激活能,所用实验方法及结果如下: 将直径为0.47毫米上述铜丝截成长为80毫米的试样,经适当热处理后得到晶粒大小为0.06毫米的均匀细晶组织。为了以后形变同阻测量方便起见在试样两端都焊以小银珠,直径约2毫米。电阻测量即用一般电位计法,其精确度可达10~(-6)欧姆;所用小型拉伸机形变速度为10~(-1)毫米/秒,应力测量最大偏差约±0.14千克/毫米~2。所有预形  相似文献   
164.
宝坻大蒜病毒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5.
我們利用經脫C脫N的阿姆科铁,研究了滲C或滲N后各对其宏观屈服前形变的影响.結果表明虽然C、N原子半徑差不多,但由于C严重的降低了α-Fe的原子鍵强度,故总的来講C对位錯的釘扎作用就远不及N的.所以滲C的样品形变时出現微蠕变現象,而滲N的則无此过程,但两种样品的宏观屈服应力却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166.
称有限群G的子群H为π-拟正规子群,如果H与G的每个Sylow子群可交换.本文通过Sylow子群的极大子群在局部子群中的π-拟正规性来研究有限群的结构,得到了有限群为p-超可解群或超可解群的若干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67.
基于催化铁技术和水解酸化技术,构建了可提高废水可生物降解性的耦合工艺,设计了平流式耦合反应器,并应用于化工区混合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改造工程.改造工程实施后,检测分析了污水厂的进出水水质,进行了污水可生物降解性分析,开展了水解酸化/催化铁-CAST和单纯CAST 工艺处理效果的对比.研究发现:水解酸化/催化铁预处理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168.
应用岩石热解实验、显微组成分析、元素分析、镜质体反射率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方法,研究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母质沉积环境,对乌石凹陷流沙港组不同层段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结果表明:流二段下部油页岩有机碳含量最高,类型为Ⅰ—Ⅱ1型,且普遍达到成熟水平,是研究区最有利的烃源岩层段,流二段上部油页岩次之...  相似文献   
169.
得到了煤油在超临界压力下流过电加热圆管的传热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段壁温和蔼同到拟临界温度后有传热强化现象发生,在极高热负荷下不但没有发生传热亚化,而且会发生第二次传热强化,煤油中加入添加剂提高损热负荷,给出了煤油在超临界压力下的传热关联式,其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