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17篇
  1956年   5篇
  1941年   3篇
  1936年   5篇
  193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41.
用预调制全息干板对黑白图片进行等密度假彩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全息干板的H-D曲线的特性给出了用预调制干板对黑白图象进行等密度假彩色化的方法。此方法操作简便,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242.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掺杂型可见光催化剂Ag-Bi2WO6,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 DRS)表征手段对其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以模拟含酚废水为目标物,研究了Ag-Bi2WO6光催化降解含酚废水的性能。表征结果表明,Ag的掺杂延伸了Bi2WO6的可见光吸收范围,吸收边带明显红移,能隙禁带宽窄于纯Bi2WO6,而Ag的掺杂没有改变Bi2WO6的晶相。在1.0 mg/LAg-Bi2WO6催化剂,20 m L/min空气流量,250 W金卤灯下,光催化反应150 min时,苯酚的降解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243.
科技金融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现有的关于技术创新和金融支持的研究很少涉及科技型企业嵌入的科技金融网络,关于科技金融网络结构、影响因素以及网络协同创新等问题尚未形成共识。从科技型企业入手研究科技金融网络的结构、演化及创新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研究考察其研究背景,分析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现状,构建一个比较系统的研究框架,为政府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金融网络协同创新平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44.
本仪表采用电感调频式传感器直接输出表征位移的数字信号,经单片机处理后,即可显示拉压变形量。  相似文献   
245.
煤岩结构纳米级变形与变质变形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琚宜文  姜波  侯泉林  王桂梁 《科学通报》2005,50(17):1884-1892
煤岩结构的纳米级变形与变质变形环境有着较密切的关系. 在不同变质变形环境中, 煤岩结构可以发生显微变形, 甚至可以表现在纳米级尺度上, 由此并导致分子结构和纳米级孔隙结构(<100 nm)的变化, 后者是煤层气的主要吸附空间. 通过X射线衍射和液氮吸附法对不同变质变形环境、不同变形系列构造煤大的分子结构与纳米级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结合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大分子结构和孔隙结构直观观测, 结果表明: 构造煤大分子基本结构单元(BSU)堆砌度Lc从低煤级变质变形环境至高煤级变质变形环境增长较快, 这主要反映了不同变形机制下构造煤不同变质变形环境的差异. 尽管温度因素对大分子结构参数Lc的变化也取重要作用, 但应力作用更明显. 煤BSU堆砌度Lc以及La /Lc参数的变化反映了构造变形强弱的变化, 可以当作构造煤结构纳米级变形程度的指示剂. 由于温度、压力的增大, 主要是定向应力的作用, 分子的局部定向性增强, BSU内各碳网及BSU间排列的秩理化程度明显增强. 对于纳米级孔隙结构的变形, 随着应力作用的增强, 同一变质变形环境不同类型构造煤纳米级过渡孔孔容所占比例明显降低, 微孔及其以下孔径段孔容明显增多, 可见亚微孔和极微孔; 过渡孔比表面积所占比例大幅度降低, 而亚微孔却增加得较快. 非均质结构煤孔隙参数与弱脆性变形煤相当. 但不同变质变形环境构造煤的纳米级孔隙的变形又有所区别. 温度与围压条件对纳米级孔隙特征参数的演化也有一定的作用, 但应力的变化却对纳米级孔隙特征参数的演化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6.
目前,水力割缝技术已经成为治理煤矿瓦斯灾害,实现煤层卸压增透的主要手段之一.高压气液两相射流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多介质强力射流,在冲蚀破岩性能上优于传统单介质射流.为了提高高压气液两相射流的破煤性能和卸压增透效果,通过改变高压气液两相射流的含气率、射流压力、冲击靶距以及喷嘴直径等基本参数,并结合超声波系统,探究了关键参数对两相射流冲击破煤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气液两相射流的冲击侵蚀破煤比传统纯水射流效果更显著,并且当含气率Fa=30%,射流压力Pw=10 MPa,冲击靶距Ds=300 mm,喷嘴直径Dn=3.5 mm时,气液两相射流冲击破煤的效果更好.试验研究结果对于含气率、射流压力、冲击靶距及喷嘴直径等关键参数的选择提供了合理的参考,有效地提高了高压气液两相射流冲击破煤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7.
页岩气藏属于一种自生自储的非常规天然气藏,在进行页岩储层评价时,应重点考虑其含气性。根据湘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样品现场含气量测试数据及等温吸附试验结果,从含气量入手,针对有机碳含量、热成熟度、黏土矿物含量和石英含量等方面讨论页岩储层含气性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含气量与有机碳含量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气体的吸附能力随热成熟度的增高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同时含气量与黏土矿物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与石英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