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6 毫秒
21.
介绍了医院手术室供电系统的组成结构、漏电监测和单点触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同时论述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性能检测方法及其测试结果分析,最后阐明了供电系统和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性能检测的区别与联系,并提出了医用用电安全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2.
常压条件下、连续微波辐射功率90W,辐射时间8min,合成了特性粘度为0.51dL·g^-1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ELA)。考察了聚乙二醇(PEG)浓度、聚合时间对共聚物特性粘度和收率的影响。此外,实验研究了连续微波炉与家用微波炉中反应体系的温升曲线。结果显示,相比于家用微波炉中的间歇微波辐射,连续微波辐射下反应体系温度上升平稳无突跃。  相似文献   
23.
网络新词“给力”翻译之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网络新词"给力"铺天盖地,其翻译也成了关注的话题。针对网友别出心裁的gelivable和ungeliv-abled的翻译,结合"给力"的中文含义及其英译中的对应词,应用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和唐玄奘的"五不翻"原则等翻译理论,探讨"给力"一词在特定语境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4.
重复数据是影响联合编目数据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着重分析了联机编目系统中重复数据的类型以及重复数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5.
方形高层建筑顺风向层风力干扰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刚性模型测压试验,研究了受扰建筑层风力的干扰特性(所给出的是顺风向层风力干扰特性).研究了施扰建筑在不同位置时,受扰建筑的顺风向层风力沿高度分布情况,以及层风力干扰因子沿高度分布情况,得到了并列和串列工况的平均层风力干扰因子沿高度分布拟合公式.结果表明,随着施扰建筑位置变化,层风力沿高度分布规律会发生变化,干扰因子沿高度分布规律也会发生变化.顺风向平均层风力干扰因子在某些位置达到1.08左右,顺风向脉动层风力干扰因子在某些位置高达1.5以上.  相似文献   
26.
张载哲学中经常用“太虚”“天德”“神”等词汇与“太极”“天道”“化”等词汇来分别表示道德形上本体和宇宙生化作用,借体用关系来统一太虚与太极。故张载讲“德其体”,把儒家的道德理想作为本体,称为“太虚”;讲“道其用”,把生生不息的伟力作为本体之用,称为“太极”。他的“太虚即气说”把“性”与“形”放在同一高度,认为性与形同出于“太虚”,完全突出其本体的特征;他的“太极”不具有传统的宇宙本源意义,只保留了生生不息的能效。如此,太虚与太极合一就是“生生不息的德”。由本体至万物的进路就变成了:太虚天德和作为太虚之“象”的气,经太极“生生”的作用,打通本体生万物的路径,实现性与天命的贯通。  相似文献   
27.
方形高层建筑风压脉动非高斯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风洞刚性模型动态测压试验对单体方形高层建筑脉动风压非高斯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依据测点偏度和峰度及其概率密度函数图给出了高层建筑风压脉动非高斯特性的描述方式,然后分析了高层方形建筑脉动风压非高斯特性,最后给出了不同风向角下的非高斯区域.结果表明,风向角对结构非高斯特性的影响较大,对于直接受来流风作用的立面,其会同时出现正偏和负偏,而峰度值也相对较小,其主要以高斯区域为主,而受分离流和尾流综合作用的立面,该面均为负偏且峰度值相对较大,其主要以非高斯区域为主,当出现流体再附时,相应区域的负偏值会增大而峰度值则减小,导致非高斯区域过渡到高斯区域.  相似文献   
28.
29.
文章基于台湾的电力负荷控制策略(需量反应),对启停式(分段式)冷水机组进行了优化卸载控制;在满足卸载目标、保证冷水机组最大冷冻能力和一定舒适度的条件下,对启停式(分段式)冷水机组的优化卸载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并有效地抑制尖峰负载,避免超约罚款的产生。此研究对于国内电力系统的改革以及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0.
两并列方形高层建筑局部风压干扰特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2个并列方形高层建筑模型进行了受扰建筑风压测量的风洞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施扰模型高度变化以及相对位置变化对受扰方形高层建筑表面局部风压的影响.结果显示,高度比固定、间距比变化时,平均和脉动风压系数干扰因子最大值在狭缝面和外侧面均随间距比的增大而减小,间距比等于2时,狭缝面的脉动风压放大较为显著,在前缘棱边的上端角部处为2.2,在迎风面和背风面则随间距比的增大而略有增大.间距比固定、高度比变化时,平均和脉动风压系数干扰因子最大值在狭缝面、外侧面和背风面均随高度比的增大而增大,狭缝面脉动风压增大最为显著,局部达2.7,在迎风面则受高度比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