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3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IP DiffServe已经被IETF标准化,并由于其实现简单和易于扩展被作为IP QoS的一种好的解决办法。提出 了一种新的光突发交换网络支持IP DiffServe的网络体系结构,称为DS-OBS并给出了网络结构、边缘节点和核心 节点的功能模型、控制包格式、入口节点的会聚算法和核心节点的调度算法。与目前基于offset time的OBS QoS 结构不同,提出结构的基本思想是:在入口边缘路由器执行业务区分的突发会聚,在核心节点对不同类的控制包执 行不同的每一跳行为(PHB)处理,从而实现业务区分。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结构能在端到端延迟、吞吐量和IP分 组丢失等对EF类AF类和BE类提供很好的业务区分。  相似文献   
102.
在高速网络资源分配与拥塞控制研究中,网络业务流量的预报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基于准确的业务预报,网络管理和控制方案更易于适应业务流量的动态变化,从而达到优化网络性能的目的.而高速网络中大量存在着以自相似性为特征的多种业务流量.已有研究表明,这种自相似特性与混沌现象的吸引子有着紧密的联系.笔者利用混沌时间序列的重构相空间方法,对高速网络中自相似信源的速率做出了预测,并给出了最大可预报时间.该方法的预测模式简单,仿真结果表明,预测的精度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103.
近年来,IP寻呼技术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IETF工作组和众多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少的IP寻呼机制,但是,己有的IP寻呼机制不能充分利用无线信道资源.提出了一种新的IP寻呼机制,该机制采用固定寻呼区域结构,在IETF的IP寻呼体系结构中增加一个新的功能实体---寻呼配置代理/并引入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位置概率的估算.与现有的几种IP寻呼机制相比,该机制可以大大减少IP寻呼对无线信道的带宽消耗.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解决电信行业中数据交换和集成的问题,从电信行业的实际出发,研究了元数据的概念、模型驱动的元数据集成规范公共仓库元模型(CWM)的结构,讨论了CWM在电信行业的元数据集成体系架构、元数据建模方法、元数据交换模式的开发步骤以及元数据适配器的构造方法等前沿问题,给出了CWM模型在电信行业中应用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05.
一种基于多中继选择的分布式空时分组编码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作分集可以抵抗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结合空时分组编码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传统的空时编码协作通信是选择所有正确译码的Relay进行协作转发,当Relay个数大于空时编码矩阵天线数时,系统无法获得额外增益,同时将消耗大量能量。给出了一种多中继选择方案(M-OR),提出了一种基于M-OR终端选择的分布式空时分组编码协作方案。在给定STBC编码矩阵条件下,依据信道状况信息选择多个合适的中继终端参与分布式空时分组编码协作通信。新的协作方案通过简单的协议可获得传统方案的分集复用折中,同时节省系统能量。仿真结果表明,新的协作方案具有良好的分集复用性能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6.
随着大规模的分布式网络应用对网络主机间距离信息的需求,深入研究了基于虚拟坐标的IP网络距离预测机制.在基于固定landmarks的网络坐标系统中,普通主机通过测量到所有landmarks的距离来计算自己的坐标,其中landmarks的个数将影响到系统的距离预测准确度和测量开销.网络坐标系统(network coordinate system,NCS)综合了Vivaldi和GNP的优势,具有良好的网络距离预测性能,然而它没有讨论landmarks的选取问题.因此.提出一种改进型网络距离预测算法-INCS,该算法首先选定网络中的一组主机作为landmarks,然后按照land-marks之间的相互距离对其进行聚类,最终从每个聚类中按照所提出的策略选择一个节点作为普通主机的实际参考节点.仿真结果表明:与NCS算法相比较,INCS算法在牺牲0-24%(根据90%相对误差)预测准确度的情况下,能够大大减小系统的测量开销;同时INCS可以使参考节点的选择灵活化,分散参考节点处的负载,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7.
多粒度光交换能减小光交叉连接矩阵的规模,能降低光节点的成本。然而现有多粒度光交换结构的最小交换粒度常为波长,该交换粒度太大,会导致核心节点的链路利用率低。针对这种缺陷,提出了一种支持突发粒度的多粒度光交换节点结构。在传统级联式多粒度光交换结构的基础上,核心节点结构增加了光突发交换矩阵,利用光突发交换的交换粒度小和统计复用特性,提高了链路利用率;并且去掉了波长交换矩阵,以降低核心光节点的复杂度和成本。在这种新结构下,提出了一种波带分配算法,能根据业务流量的实际需求动态地新建和拆除波带信道,从而提高了波带信道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8.
波长路由光网络为网格计算动态提供端到端的专用光路,以满足网格计算应用的数据密集性,提前预留是网格计算中一种重要资源占用形式。目前波长路由光网络的提前预留研究多是关注用户请求的弹性调度,以缓解资源碎片影响。从路由和波长分配(RWA)算法缓解资源碎片影响的角度,分析了提前预留中RWA算法的特殊性,在已有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上增加了时间向量因素;并提出了最少资源碎片聚集(L-RFC)算法,引入了时间向量上的资源碎片影响因子作为波长分配权衡因素,将资源碎片影响分散在不同波长上。仿真证明,该算法即降低了阻塞率和资源碎片率,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性能明显优于已有的RWA算法。  相似文献   
109.
在IP over WDM网络的业务疏导中,针对大容量的高优先级业务接入阻塞率很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分割的业务疏导机制。该机制将一个业务请求的总流量分割为多个部分,然后根据光路径的传输时延来选择一组恰当的子路径作为业务路由。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能有效地降低目标业务的阻塞概率,并提高业务接入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10.
在大规模网络中,网络层析通过端到端测量推测网络内部性能,能有效减少网络内部设备之间的协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网络性能诊断。大多数网络丢包层析都采用主动发送探针的方法,无法准确反映实际网络的性能。为了避免上述局限性,介绍了一种基于TCP监测的被动测量网络丢包层析方法,通过端到端TCP数据流的采样,采用非因果条件概率构造似然函数,并通过EM算法求解最大似然估计推测网络内部丢包率。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