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12.
为了探讨开花期低温胁迫下籼稻和粳稻抗氧化系统的生理响应机制,以3种籼稻和3种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在开花期进行18℃和15℃两个低温胁迫处理,以室外放置为对照(昼夜平均温度23.5℃),研究了低温胁迫下和解除低温胁迫后7 d剑叶活性氧积累和抗氧化系统主要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耐冷性强的粳稻品种剑叶中H2O2和O-2·含量增加缓慢,丙二醛(MDA)含量较低,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降幅较缓慢,脯氨酸含量快速显著增加,SOD酶活性较高,且解除胁迫后这些抗氧化系统主要指标变幅较小;低温胁迫下和解除胁迫后7 d,耐冷性较弱的杂交籼稻品种H2O2,O-2·和MDA含量显著增加,ASA和GSH含量显著降低,而SOD酶活性呈较小幅度增加后迅速下降.说明,低温胁迫下耐冷性较强的粳稻产生的活性氧少,且抗氧化系统响应较籼稻快,活性氧清除能力强;而耐冷性较弱的杂交籼稻对低温胁迫较敏感,产生大量活性氧,且抗氧化系统响应慢,活性氧积累超过了其活性氧清除能力,抗氧化系统受到伤害,活性氧清除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