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6篇
综合类   5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用 pH—pM 同时测定法测得5-磺基水杨酸(H_3L)-铜(Ⅱ)体系中生成的络合物 CuL 的稳定常数 K_1=10~(8.85),CuHL 的稳定常数 K_(CuHL)~(Cu)=10~(1.44),K_(CUHL)~H=10~(4.05)。又用 pH 电位滴定法测得络合物 CuL_2的逐级稳定常数 K_2=10~(6.85)。以上所有测定都是在25°±0.5℃及离子强度μ=1的条件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62.
63.
通过对苄醇的制备及其它两个实验的微型实验的研究,对它们的现象、结果、药品用量、环境污染、实验时间、产量、产率等进行多方面的比较。结果表明,把微型实验应用于香料化学实验教学中,取得较令人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在温度25±0.1℃及离子强度μ=0.1(KNOS_3)的条件下,用pH电位法测定了正己烷基亚氨二乙酸根离子和正癸烷基亚氨二乙酸根离子的加质子常数分别为:IgK_1~H=10.24,IgK_2~H=2.33,IgK_3~H=1.76和IgK_1~H=10.19,IgK_2~H=3.36,IgK_3~H=2.21。结果表明,从正己烷基到正癸基烷亚二氨乙酸随着碳链的增长其酸性强度略有减小。  相似文献   
65.
本文就表面活性剂兰113A(单丁二酰亚胺)兼有载体功能的特点,对其影响乳状液膜提金的若干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酸度增加,不利于金的提取,而稀释剂1,2-二氯乙烷加入有机膜相中,提取率及内相金浓度随1,2-二氯乙烷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有机膜相中1,2-二氯化烷为6%时,内相可得到360μgAu/ml。外相金浓度则由原来的100μg/ml下降到5.8μg/ml。  相似文献   
66.
G·Schwarzenbach等人在他们提出的过量金属离子中和曲线法中引入了表观离解常数(K_t、K_f、K_s)。笔者认为该常数包含着实际并不为常数的游离金属离子浓度项([M]),因而概念不够严密,亦使计算复杂化。本文提出了该实验的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处理结果与文献方法一致而物理意义更为明确。  相似文献   
67.
本文就表面活性剂兰113A(单丁二酰亚胺)兼有载体功能的特点,对其影响乳状液膜提金的若干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酸度增加,不利于金的提取,而稀释剂1,2-二氯乙烷加入有机膜相中,提取率及内相金谈应同随1,2-二氯乙烷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有机膜相中1,2-二氯化烷为6%时,内相可得到360μgAu/ml.外相金浓度则由原来的100μg/ml下降到5.8μg/ml.  相似文献   
68.
稀土与2,4-D及邻菲罗啉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洪  陈超球  梁利芳 《广西科学》2001,8(2):105-107
合成钕、钆、镝、镥等稀土 (RE)· 2 ,4-二氯苯氧乙酸 (HDCP)·邻菲罗啉 (Phen)三元配合物。用化学分析法研究配合物的组成及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和摩尔电导等物理性质。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 -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新合成三元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确定了配合物中 RE3+ 与 DCP- 、 Phen之间的成键特性。配合物通式为 RE (DCP) 3· Phen (RE=Nd,Gd,Dy,L u;DCP=C8H5 O3Cl2 Phen=1,10 -邻菲罗啉 ) ,配合物中 RE3+为 8配位  相似文献   
69.
普通念珠藻中水提、碱提多糖的分离、分析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前后分别用蒸馏水10.5mol NaOH溶液从普通念珠藻中提取,分离出水溶性多糖SP和JP,并对SP,JP的一些简单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完全酸水解后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表明,SP含葡萄糖,JP含葡萄糖和木糖;将SP,JP进行种子发芽活性试验,结果表明:PS在0.5-2mg/L范围内对实验物种子水稻,绿豆,大豆的发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发芽率分别比对照组增长9%,5%,8%,而JP在0.5-40mg/L范围内对的种子水稻,绿豆,大豆的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分别为9%,9%,7%,对SP,JP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