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自1926年,Sumner结晶尿酶并揭示它属于蛋白质以来,有众多的酶得到了纯化,毫无疑问它们的本质全都是蛋白质。至于在目前地球上生息的生物中还存在蛋白质以外的生物催化剂之说,不久以前还是无人置信。1981年,塞奇(Cech)等发表“具有催化功能的RNA”论文时,许多人对他们的实验结果都持怀疑态  相似文献   
43.
西部这块蕴涵巨大潜力的宝地,如何吸引人才,并真正留住人才是值得深思的一大问题。特别是西部高校,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让他们得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为西部大开发做出贡献。良好的教学、科研、生活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而感情、事业同样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44.
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及硅源前驱体添加量对纳米零价铁@介孔氧化硅(NZVI@mSiO_2)结构的影响。采用以1,1,1-TCA为模式氯代烃的模拟污染地下水,考察了铁剂量与有机质(NOM)含量对NZVI@mSiO_2吸附去除和吸附-降解去除氯代烃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正硅酸乙酯(TEOS)后,以300 r/min速度搅拌4 h便可获得结构稳定的NZVI@mSiO_2;不同TEOS添加量可调控NZVI@mSiO_2的mSiO_2壳层厚度;铁剂量的升高促进NZVI@mSiO_2对1,1,1-TCA的吸附-降解去除;NOM通过吸附桥连和网捕卷扫作用降低mSiO_2悬浮液的稳定性,但因其引入的新的吸附位点及降低体系pH,从而促进对氯代烃的吸附去除与吸附-降解去除。  相似文献   
45.
当下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已从20世纪70年代以前附属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研究"和80年代启蒙话语影响下展开的"研究"之双重覆盖下走出来,进入新的阶段.在过去"研究"中存在的偏向和缺席也逐渐被自觉,成为克服/填补的对象了.这一情况也可能将巴金研究推至新的阶段.其中最重要的研究姿势是,将所有的问题从先人为主的固定观念中解放出来,重新加以审视,尤其是对于权力、意识形态、政治等.非文学"概念的冷静对象化至关重要.这些概念或多或少带有时代语境的支配而形成其"负面"意象.一旦脱离如此时代性和特定语境的支配时,我们就可以知道对于这些"非文学"概念的漠视甚至于无视只能导致"文学"本身的贫瘠;如果不把这些"非文学"的概念从"文学"里一概地加以排除,关于文学研究方法、视角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如此研究姿势,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从80年代启蒙话语的偏离.今后巴金研究的起点,也可以放在如此认识上.  相似文献   
46.
根据Electric Erasable Pot(E^2POT)电位器的电气参数和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原理,设计和制作了一种可用数码控制的衰减器,该衰减器操作方便,而且可准确定位,掉电后可以保持原来的状态信息,并可提供衰减量的数字显示。  相似文献   
47.
为实现对过氧化氢的高灵敏度检测,合成了表面具有葡聚糖(dextran)配体的纳米四氧化三铁(Fe3O4)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制备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 PEC)传感器.所合成的Fe3O4纳米材料不仅具有光电转换能力,而且表现出传统纳米材料所缺乏的对过氧化氢的直接催化性.同时利用Fe3O4纳米材料光电性能和催化特性制作的PEC传感器表现出对过氧化氢良好的传感特性,可以实现过氧化氢的传感检测.最终在0-4 mmol/L的过氧化氢浓度范围内,达到了2.39 nA/mmol·L-1的灵敏度,以及0.13 mmol/L的最低检测限,实现了对过氧化氢的高灵敏度检测.  相似文献   
48.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1(Glypican Proteoglycan 1, GPC1)是胰腺癌的重要标志物,为实现对GPC1的高灵敏度检测,使用金纳米团簇(gold nanoclusters, AuNCs)制备了免疫型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 PEC)传感器.其中AuNCs起到光电转换的作用,在AuNCs表面链接上特异性GPC1抗体(anti-GPC1),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实现对GPC1的光电化学传感检测.结果表明,基于AuNCs的免疫型PEC传感器对GPC1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可以实现GPC1的传感检测.最终在0.01-5 ng/mL的GPC1浓度范围内,达到了3.483 nA/(ng·mL-1)的灵敏度,以及3.33 pg/mL的最低检测限,实现了对GPC1的高灵敏度检测.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