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天然气组分在醇和水中溶解度的模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溶液缔合理论和PT状态方程相结合 ,建立了用于计算气体在醇、水溶液中溶解度的热力学模型 ,并对水、醇等缔合物质的模型参数进行了回归。应用新建热力学模型对水、醇等纯缔合物质的饱和蒸汽压和饱和液体体积进行了计算 ,并对甲烷、乙烷、氮气和二氧化碳在水、甲醇、乙二醇中的溶解度进行了预测。将预测结果与文献值及PT状态方程、Anderko模型和Pires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用该模型可更准确地计算水、醇等缔合体系的饱和蒸汽压、饱和液相体积及预测气体在水、醇中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各种提高采收率提高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开发出了模糊数学模型(EMC),以便于对提高采收率技术进行筛选。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利用文献中的一些油藏数据和生产情况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输出结果和油藏工程专家的选择结果基本一致。该模型具有很强的可调性,在其程序中预先设置了接口,为加入新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3.
用Peng-Robinson状态方程计算的密度和典型原油粘度的实测数据对Lohrenz等提出的剩余粘度模型中对比密度多项式的系数进行了重新关联,并通过引入C7^ 组分的有效相对密度和CO2的有效摩尔分数,使改进后的剩余粘度模型成功地用了预测油藏原油和注CO2原油的粘度,预测精度可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压界面张力装置测定了某油田在油藏温度下,原油中不同CO2注入量时油藏流体/地层水的界面张力,并考察了压力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原油中CO2注入量的增加,油藏流体/地层水界面张力不断减小.相同CO2注入量时,随着压力升高,油藏流体/地层水界面张力增大;当CO2摩尔分数达到0.650时,测得的油藏流体/地层水界面张力随压力的升高已变化很小,同时,从测得的PVT关系中也已很难分辨出泡点压力,体系接近一次接触混相的状态.当CO2摩尔分数为0.578时,油藏流体/CO2界面张力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表明,对某油井采用注CO2降低油藏流体/地层水、油藏流体/CO2间的界面张力的方法是可行的,注CO2方法在降低界面张力的同时,还增加了地层压力,对提高油井的采收率有利.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气体水合物技术分离含氢气体混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套高压水合物分离装置。在不同的温度下 ,利用该装置分别测定了H2 ,CH4二元混合物和H2 ,CH4,C2 H6三元混合物与水合物促进剂和水的乳化液进行水合反应时系统压力以及气相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 ,温度对分离效果有明显的影响。温度越低 ,体系压力降低越快 ,H2 浓度增加越快。对于二元混合物 ,当压力降低 (H2 浓度增加 )到一定程度后 ,其降低 (上升 )趋势变缓。三元混合物的规律和二元混合物类似 ,但C2 H6浓度在初始阶段有明显的降低 ,到一定阶段又开始缓慢上升。总体上来看 ,C2 H6的浓度还是低于原料气浓度。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水合反应的气体停留时间 ,即二元混合物停留时间为 15~ 2 5min ,三元混合物停留时间为 2 0~ 30min。对于三元混合物 ,停留时间不能过长 ,否则 ,对C2 H6的浓度提高不利  相似文献   
16.
在组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立方型状态方程建立了计算原油体积系数的新方法。在不同压力下,对5种原油样品进行了计算。与实验值的对比结果表明,其平均相对误差为0.911%,明显低于石油工程中常用的Standing和Vazquez-Beggs经验公式,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水合物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在生产、储运过程中易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 ,而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合理利用又可以解决如温室效应等的环境问题。为了考察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分解动力学性质 ,采用改进的气体水合物静力学实验装置 ,测定了二氧化碳水合物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的分解动力学数据。将水合物分解反应看作一级反应 ,建立了分解动力学模型 ,计算了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分解速率 ,较好地拟合了所测得的实验数据 ,模型的平均误差为 8.0 %。实验数据验证了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分解速率与压力推动力有关 ,水合物表观分解速率常数与压力推动力成正比。将分解速率常数k以Arrhenius方程描述 ,计算出的二氧化碳水合物分解活化能为 71.4kJ/mol,与文献值相近  相似文献   
18.
对温度T、导热系数λ和压力p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个能够同时预测纯组分气液相导热系数的统一模型,它能够描述高压流体和超临界流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在较宽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T=80~1400K,p=0.1~350MPa),对油气藏流体中常见组分的气液相导热系数进行了计算,22个组分3263个数据点的拟合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53%。通过引入常规的状态方程混合规则,将模型拓展应用于混合物导热系数的计算,13种二元和三元混合物260个数据点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1.19%;对3个石油馏分22个点导热系数的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