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5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形势下,传统制造企业面临严峻挑战,制造企业应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新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将重点阐述传统两维吹塑在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以事实数据为依据,详细论述提升两维吹塑生产效率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2.
为了研究二硫化钼固态纳米孔在DNA检测中的性能,采用机械剥离的方法制备了单少层的二硫化钼,并将其转移到氮化硅基底上制作纳米孔,进行λ-DNA的过孔实验.研究了电压、溶液浓度对DNA分子通过二硫化钼固态纳米孔的过孔时间和幅值的影响,并与氮化硅纳米孔的实验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二硫化钼纳米孔中,使用1 mol/L的KCl溶液,λ-DNA通过纳米孔时所产生的阻塞电流信号幅值和标准幅值比都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升高,过孔时间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减小;而相同电压下,当KCl溶液浓度由1 mol/L降低到0.1 mol/L时,阻塞电流信号幅值随之下降,标准幅值比却随之升高,过孔速度变快.此外,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当基准幅值电流接近时,DNA分子通过二硫化钼纳米孔所产生的阻塞离子电流幅值明显高于通过氮化硅纳米孔时的阻塞离子电流幅值,归一化后的离子电流标准幅值比提高约3倍,证明二硫化钼薄膜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信噪比.  相似文献   
43.
为研究各省市区的能源环境效率,考虑非理想产出的影响,采用基于松弛变量的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2005—2012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能源环境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能源环境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随着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2012年后环境效率值出现反弹;结合Meta-frontier模型对决策单元分组后的对比研究显示,提高城镇化和增加研发投入有利于能源环境效率的提升,降低第二产业比重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但大幅增加治理污染的投入后,短期效果并不显著。针对结果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4.
对黄精组培进展进行简要概况,对影响组培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详细论述了外植体污染控制、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以及组培苗移栽驯化的常见的问题及相关建议,提出黄精组培的工作思考,可为黄精组培快繁技术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网络题库系统开发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题资源作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以传统文献载体形态出现,在高校图书馆中,这类图书资源如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试题集,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习题集和各类学科专业考试试题集等,由于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功课,阶段地检验自己学习掌握状态而广受学生青睐;同时,这类习题集或试题集也不同程度地被老师引为教学和出卷的参考。  相似文献   
46.
搭建测量微米级管道内溶液电阻的实验平台,研究了直径在50~300 μm玻璃管道内溶液的等效电阻,建立了在直流小电压作用下,微管内溶液的等效电阻与外加电压的相互关系,并对实验中的误差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微管内溶液的等效电阻与施加在两端的电压成非线性关系.在电压比较小的初始阶段,随着电压值的增大,微管的等效电阻值迅速减少;当电压增大到临界值(4~6 V)时,等效电阻的变化量减小,最后趋于一定的阻值,该阻值近似为对应本体溶液的电阻值.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压较小的初始阶段,电解及电极极化作用主导微管等效电阻,随着电压的增大,由于离子电流的增加,这种影响会迅速减少.  相似文献   
47.
本文用伽略金法对油腔式动滑动轴承建立有限元的数学模型,使流量平衡方程,雷诺方程及压力降方程同时求解,在提高精度的同时使得复杂边界的润滑问题能用统一的数学模式表达,讨论了油腔式滑动轴承的动特性,用摄动理论建立扰动压力方程,为求解带来了方便本文的 计算结果与有限差分的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合,分析结果表明有用有限元法解决几何形状复杂的润滑问题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8.
针对λ噬菌体中的脱氧核糖核酸(λ-DNA)通过纳米通道时的过孔信号噪音大,强度弱且非平稳的缺点,提出了使用具有良好时频域分辨能力的小波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去噪处理,并对有效去噪后的λ-DNA过孔信号进行了统计分析.首先根据小波去噪原理,选择合适的小波函数,确定最佳的分解层数并选取合适的阈值,对实验采集到的含噪声信号进行去噪处理.根据最终去噪效果可得,以sym7为小波基函数、分解层数5层、使用默认软阈值可以有效降低信号中的噪声,提高信噪比.然后,对具有48 000个碱基对(48 kbp)的λ-DNA通过60 nm氮化硅(SiN)纳米孔的特征信号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阻塞电流和过孔时间分别符合双峰高斯分布和偏正态分布,这为后续DNA分子的辨识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9.
基于微纳结构的制冷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型对纳米结构的导热系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硅纳米线结构中,纳米结构的热传导系数的降低不仅是由于边界散射的增强,同时,声子色散曲线的变化使得声子群速度降低,造成不同波带能量差减小,从而强化了U散射过程,导致热传导系数进一步降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微加工工艺在1.2μm厚的Ⅲ-Ⅴ族InGaAs/InGaAsP超晶格薄膜上加工出截面积为50μm×50μm热离子制冷器.实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30℃时,制冷器可获得最大2℃温差.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接触电阻制约了器件性能的提升,如不考虑这个非理想因素,器件的最大制冷温差可达到10℃.  相似文献   
50.
超晶格纳米线热传导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超晶格纳米线的几何形变与热传导性能. 模拟结果显示, 由于界面晶格不匹配, 在超晶格纳米线内部发生了明显的几何形变. 对于周期长度固定的超晶格纳米线, 界面热阻在总热阻中的比例及导热系数不随周期数改变而改变. 随着周期长度的增大, 超晶格纳米线的几何形变量逐渐减小, 导致平均界面热阻逐渐增大, 表明界面热阻不仅取决于界面层的材料特性, 同时也与超晶格结构的几何形变量相关, 在声阻不匹配模型中应考虑纳米尺度下材料晶格结构的变化. 仿真结果还证实了尺度效应对低维结构热传导性能的影响, 即随着超晶格纳米线横截面面积的增大, 导热系数将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