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8篇
  201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 目前测定硫酸根多采用硫酸钡重量法。该法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但操作手续繁锁,费时冗长。如用容量分析时,多用 EDTA 间接测定法,铬酸钾法,氧化还原法,或联苯胺法等。EDTA 法干扰多,要求严格,对测定含有金属离子的样品,准确度差;铬酸钾法和氧化还原法,由于要制备铬酸钡和碘酸钡以置换硫酸根,也较费时。而联苯胺法,则因硫酸联苯胺在大量电解质存在下溶解度大,且洗涤沉淀费时,故目前很少采用。因此,关于硫酸根的分析方法还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用0.08M柠蒙酸-0.02MEDTA-5×10~-5MHg(NO_3)_2 PH6的底液,用JP-Ml型脉冲极谱仪,配合玻碳电极,选择适当的仪器参数,可以得到对称性很好的溶出峰,循环伏安图证明它,在此溶液中的可逆性好,大量共存离子无干扰。铊浓度在9.8×10~-9~11×15~-7M范围内,峰电流和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体铟简单分离后用此法测定时平均含量为1.1×10~-5%,变动系数为7.8%,回收率为95—104%,此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比F vydra等的溶出法高。  相似文献   
13.
<正> 亚硝酸根与仲胺生成亚硝胺,是确定的致癌物质,而硝酸根在一定条件下易于转化为亚硝酸根,因此测定NO_2~-、NO_3~-极为必要。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常用Griss法或改进的Griss比色法。此法灵敏度较高,但测定稍微有色或混浊溶液产生困难;测定水中硝酸根的经典方法是酚二磺酸比色法,也可还原成亚硝酸根,再用Griss法。前者手续麻烦,后者与NO_2~-有同样问题。近年来有用极谱催化波法,微分脉冲极谱法等测定亚硝酸根和硝酸根。有的要用较贵的稀土元素,有的分辨力或灵敏度还不够理想,基于生成一种不致癌的亚硝胺在电极上还原,测定亚硝酸根的  相似文献   
14.
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6.65),在-1.38V产生良好的导数圾谱峰,峰高与心律平浓度在2.05×10~(-7)mol/L——4.22×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用此法测定样品快速、可靠,用多种电化学方法证明该还原峰是反应物吸附于电极表面,产生2电子反应的不可逆波。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次报道了以镍-铬合金钢为基体电极,在其表面嵌压碳糊薄膜制作电极,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质.嵌压式碳糊薄膜(ECPF)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对K4[Fe(CN)6有较好的电化学响应,氧化还原峰电流随其浓度而线性变化,且减小了表面吸附现象,用作银离子传感器,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Galerkin方法和先验估计证明了带有阻尼项的RLW方程周期边界问题周期强解的存在唯一性;并在较弱的光滑性条件下,得到了强解的光滑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TSAB的电分析特性,探讨了还原峰电位、峰电流与PH值的关系,求得了该化合物的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数及扩散系数,研究了其在滴汞电极上的吸附性质,扫描速度对峰电位峰电流的影响,提出了不同酸度下的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以交流示波极谱滴定快速测定磷酸盐。以硝酸铅为滴定剂,使生成Pb_3(PO_4)_2沉淀,达等当点后,稍过量的铅离子在交流示波极谱曲线dE/dt—E上出现切口来确定终点。方法简便快速,终点直观敏锐,测PO_4~(8-)含量在6—59mg范围不受沉淀影响。测过磷酸钙时可先用阳离子交换柱分离大部分钙离子后再测定。本法与经典重量法对照,误差很小,精密度好,变动系数为0.18%。  相似文献   
19.
双乙酰与邻苯二胺缩合物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双乙酯的电分析方法,通过邻苯二胺与双乙酰与室温条件下的缩合反应形成的C=N双键,在NH3-NH4Cl(pH9)缓冲溶液中,产生良好的二次导数极谱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