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61.
运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300 K、101 kPa条件下丙烯(C3H6)和丙烷(C3H8)单组分以及二元混合组分气体在DD3R、ITQ-32、Si-CHA、Si-SAS、ITQ-12和ITQ-3共6种纯硅分子筛上的吸附过程。Si-CHA和Si-SAS分子筛对C3H6和C3H8单组分气体的吸附量较大。6种分子筛在300 K时的吸附等温线均属于Ⅰ类Dubinin-Radushkevich(D-R)型,揭示了吸附质在微孔内发生体积填充的过程,Si-SAS分子筛对C3H6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Si-SAS分子筛对C3H6/C3H8二元混合物的C3H6吸附量为2.26 mmol/g,选择性为3.94,是分离二者的最佳吸附剂,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162.
基于1994—2020年关于青藏高原地区植被物候的已发表文献资料,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技术、文献研究法等分析近27 a青藏高原地区植被物候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并对该地区物候研究的热点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物候研究的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内容以青藏高原地区物候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主,遥感技术取代传统地面观测成为研究青藏高原植被物候的主要手段.近27 a青藏高原地区植被返青期呈提前趋势,枯黄期变化趋势尚无一致结论,生长季长度呈延长趋势;气温和降水为物候期变化的主导因素,暖湿条件使物候期提前,暖干条件则会不同程度推迟物候期.未来应在不同研究手段整合的基础上对青藏高原地区植被物候开展多尺度研究.  相似文献   
163.
基于B/S模式工资管理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高校逐渐呈现出无纸化办公的趋势.文章按照当前某些高校实际情况,经过实际的需求分析,提出了在B/S模式下,应用ASP技术和采用Access数据库系统进行开发,完成基于WEB的工资管理系统的建设,整个系统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  相似文献   
164.
张渊  孙稞稞  韩萌  赵丽芳  李荣茂  郝菊 《科技信息》2010,(32):I0013-I0013
封装在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际上封装测试已成为独立的产业,并与设计和制造共同构成集成电路(简称IC)产业的三大支柱。MOLD工程是半导体封装申的一个重要环节。在MOLD工程中由于设备、环境、原辅材料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不良产品。减少这些不良品的产生对封装良品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本文主要从几种不良的形成原因分析入手.给出不良品的常用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5.
赵丽  贾纪萍 《科技资讯》2010,(16):186-186,188
为提高高职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考核、实验条件等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6.
为提高依托泊苷制剂的水溶性和稳定性,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依托泊苷纳米混合胶束(ETP mPEG-PLA/P123)的处方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投药量、mPEG-PLA所占质量比和水化体积为自变量,以依托泊苷包封率、载药量以及粒径为因变量,进行3因素5水平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实验,采用荧光探针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MC),并对所制备的胶束制剂进行理化性质和释放行为的评估。结果表明,ETP mPEG-PLA/P123胶束制剂的最优处方工艺如下:mPEG-PLA与P123质量比为38∶62,投药量为5 mg,水化体积为6 mL;采用最优处方制得的混合胶束的包封率为87.4%,载药量为4.19%,粒径为115.6 nm, PDI为0.216,Zeta电位为-16.3 mV;荧光探针法测定的CMC值为1.7×10~(-3 )g/L,mPEG-PLA/P123胶束稳定性良好;体外释放实验中,依托泊苷可从胶束中缓慢而持续地释放,在48 h内释放量可达80%。采用优化处方制得的ETP mPEG-PLA/P123纳米混合胶束,能显著增加依托泊苷的溶解度,胶束制剂稳定性好,且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可为进一步拓宽依托泊苷新型制剂的应用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7.
油藏内源功能微生物的激活能有效提高采油效率。其中激活后功能微生物的群落变化分析及相关代谢基因丰度的变化对内源激活剂的筛选及激活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实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准确分析了内源激活剂注入井(WJW199.1)和对照井(WJW202)中内源微生物(包括古菌和细菌)基于门、纲、属水平的种群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采出水中Thaumarchaeota门的古菌占主导,而丰度最高的细菌属于Proteobacteria门和 Firmicutes门。不管对于古菌还是细菌,注入井中的微生物多样性都远高于对照井,说明激活剂的添加有效激活了其中的内源微生物,提高了群落结构多样性。尤其是Pseudomonas,Arcobacter等具有产表活剂能力的功能微生物。同时,硫酸盐还原菌脱硫弧菌属等有害菌被抑制,丰度降低。表明从微生物种群变化的程度来看内源激活剂的注入降低了有害菌的丰度,激活了功能微生物,增强了整体微生物的驱油能力。  相似文献   
168.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迅速、病情凶险、且并发症多,死亡率极高[1]。我院自2006年5月-2010年5月共收治5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通过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优质护理,提高救治的成功率,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22岁-83岁,平均年龄48.2岁。其中胆源性33例,暴饮暴食性8例,酒精性7例,原因不明1例。  相似文献   
169.
本给出了主丛截面定理在李群O(n)、GL(n.R),K(n,R)上的几则运用。  相似文献   
170.
La(TCA)(C9H6NO)2配合物的热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溶解量热法,在自行研制的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新型反应量热计中,测定La (TCA)3·3H2O(s) 、C9H7NO(s)、La (TCA)(C9H6NO)2 (s) 和CCl3COOH(s)在4mol/L HCl、二甲亚砜和无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再根据盖斯定律设计一个热化学循环,计算得到三氯醋酸镧与 8-羟基喹啉反应的反应焓DrHmq (298.15K)= - 13.181kJ/mol,并求出La (TCA)(C9H6NO)2 (s)的标准生成焓DfHmq [La (TCA) (C9H6NO)2 ,s, 298.15K] = -1375.6 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