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材料和支撑条件,是重要的战略性科技资源,也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 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开展实验动物新资源和新品种培育,加快人源化和复杂疾病 动物模型创制与应用,新增一批新品种、新品系,资源总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 ” 。 因此,本文从我国实验动物 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管理制度等方面梳理我国实验动物科技工作发展的相关政策,浅谈这些政策对我国实验动物 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导向作用,以及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与落实管理措施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2.
93.
我国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工作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R是Reduction(减少)、Replacement(替代)和Refinement(优化)的简称.近年来,3R研究在我国得到重视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政府将3R研究作为社会公益性研究内容纳入到科研管理体系中来.1997年,原国家科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九五"期间实验动物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把3R的基本概念写进实验动物工作管理和科技发展的法规性文件.2001年,科学技术部发布了<科研条件建设"十五"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推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动物福利保障制度",并把这项工作纳入"全面推行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目前修订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中,也将3R研究作为动物福利的重要内容列入其中.所有这样都为3R研究工作的开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4.
呼肠孤三型病毒是人畜共患的病毒,可隐性感染动物并在体内产生抗体,给血液制品、单克隆抗体、细胞培养等外来致病因子的检定及动物试验带来一定的困难。实验结果表明SCID,裸鼠和NIH三种小鼠对呼肠孤3型病毒的敏感性有着明显不同。SCID小鼠由于先天的T和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双缺陷,对呼肠孤3型病毒的感染尤为敏感,小鼠口服接种,导致心力衰竭,很快死亡,其病变程度明显重于裸鼠和NIH小鼠。裸鼠具有体液免疫功能,对呼肠孤3型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其肝脏的坏死为弥漫性局灶坏死。但腹腔注射要重于口服接种。NIH小鼠免疫功能正常,故对呼肠孤3型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变明显轻于SCID和裸鼠。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分析,三种小鼠免疫功能不同,而呈现出动物体内抗原的强弱程度有很大差别。SCID小鼠的反应强度明显高于裸鼠,和病理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5.
为了寻找一种替代家兔热原试验的方法,最近我们对用THP-1细胞系检测热原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其原理是将细菌内毒素标准品刺激THP-1细胞6 h后,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其释放的内源性热原(TNF-α).试验结果表明TNF-α的量与内毒素的量在一定范围(0.32EU/mL-200EU/mL)内有很好的相关性,两种不同来源的内毒素得到的结果相似.说明该方法作为替代家兔热原检查的新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
孙靖 ( 1 92 7—   )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研究员 ,国内外颇有影响的实验动物学专家。 1 95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 ,分配至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并参加了生物制品人员训练班。一年后 ,在本所技术管理科、菌种室等处任职。 1 954年 ,任实验动物室副主任 ,一直从事实验动物工作至今。 1 988年 ,卫生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 992年 ,获国务院批准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由于工作成绩显著 ,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北京市科技二等奖 ,北京市技术监督局一等奖 ,中国实验动物学学会优秀论…  相似文献   
97.
目的应用16s rRNA序列分析方法,对多杀巴斯德氏菌进行鉴定。方法采集猝死家兔样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病原菌分离培养。针对细菌16S rRNA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分离菌株抽提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及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从死亡家兔肺脏中分离鉴定出了一株多杀巴斯德氏菌(PMr0901)。将分离菌株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序列进行比较,BLAST分析结果显示PMr0901与多杀巴斯德氏菌参考菌株PM70的16S rRNA核苷酸同源性大于99%。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左氧沙星、四环素敏感,而对青霉素G已产生耐药性。结论16s rRNA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可用于病原菌的鉴定。  相似文献   
98.
猴B病毒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自然宿主是猕猴。猴感染B病毒后只引起局部或无症状感染,类似于人感染单纯疱疹病毒,而人感染后则会导致脑炎、脑脊髓炎,严重时致呼吸麻痹死亡[1]。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调查表明,人感染B病毒后不会无任何症状[2]。至今已有43例人感染B病毒的报道,虽然数目不高,但死亡率大于70%,幸存者会留下神经后遗症[3,4]。2002年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已将B病毒列入普通级实验用猴应排除的病原微生物[5]。随着生物医学研究中实验用猴的增加,快速准确检测该病毒对建立高质量的实验猴群以及对高危人群进行防护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
目的比较普通家兔与SPF家兔的体温变化范围,筛选合格率及两者之间在体温变化上的异同。方法预检温期间每间隔10 min记录家兔体温,连续监测4 h,除预检温时间间隔外,其他步骤按照2005版中国药典附录ⅫD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通过对196只SPF家兔和166只普通家兔的预检温结果的统计显示,SPF家兔体温变化范围的标准差较普通家兔小0.06,且方差齐性检验验证概率P<0.10;对SPF家兔和普通家兔预检温温差的统计分析显示,普通家兔在不同温度差区间分布的离散程度大于SPF家兔;对合格率的统计显示两者间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SPF家兔在体温变化范围与温差方面的统计数据的离散程度都小于普通家兔,且统计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0.
摘要: 目的设计并验证能够高效切割Hipp11 位点的sgRNA,为在Hipp11 位点定点敲入外源基因提供工作基础。方法使用预测软件对Hipp11 位点的sgRNA 进行预测并挑选脱靶效应较低的两个sgRNA。构建相应载体,通过CRISPR/Cas9 活性检测试剂盒在体外检测sgRNA 的活性。选取活性较高的sgRNA 体外转录,与Cas9 mRNA 一并注射受精卵。检测出生后小鼠Hipp11 位点切割效率,计算出sgRNA 的体内活性。结果两个sgRNA 的体外活性分别为19. 2%和51. 7%,使用体外活性高的2 号sgRNA 显微注射获得8 只新生小鼠,其中62. 5% ( 5 /8) 的小鼠中检测到Hipp11 位点周围发生碱基插入或缺失。结论获得一个能够引导高效切割的Hipp11 位点通用型sgRNA,从而为基因CRISPR 技术在Hipp11 位点定点插入外源基因奠定基础。sgRNA 体外活性能够预测sgRNA 在体内的切割活性,表明体外活性验证是筛选高活性sgRNA 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