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2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后的 形势要求,"十五"期间,我国将建立一个以跨国税 收事务和大型跨国企业为管理对象、以现代技术 为手段、专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国际税收管理 新机制。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 潮流,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不仅左右世界经济, 而且带来国际税收权益分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跨国企业及其生产、经营活动已成为各国税 收的重要来源,多数国家专门设立了国际税收管 理部门,负责跨国纳税人的跨国纳税事务管理和 国际税收协调。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在日益扩 大的南北差距和不断变幻的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 本国的税收权益,就必须借鉴各国经验,建立符合 我国国情的国际税收管理体制。据悉,建立新的国 际税收管理机制的总的目标设想是:对现行涉外 税收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按照征管改革的总体规 划,建立对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新机制。这个新 机制包括研究、制定针对跨国纳税人及跨国交易 的税收规范管理,进一步改进跨国经营企业纳税 申报体系,建立完整的信息库;继续加强审核评税  相似文献   
63.
64.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此后,“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的代名词,风行全球。  相似文献   
65.
介绍了当前我国语言文字的传播战略和调查到的江西省新余市推广普通话和市民使用普通话的现状情况,提出了继续推进我市推普工作的若干建议。建议:1.建立、健全各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提出具体的推普要求。2.加大宣传力度.使推广普通话政策深入人心。3.严把教师资格证关,严格要求教师工作用语,使校园成为推普的重要阵地和标兵。4.制定行业用语,使普通话成为各服务行业的工作用语  相似文献   
66.
67.
本文分析了厦港经济合作的现状,提出了香港回归后,两地加强经济合作的前景和措施,促进香港繁荣,推进厦门发展。  相似文献   
68.
商品化权本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把一些具有知名度和吸引力的形象进行二次开发应用于商业使用的权利,称为商品化权。商品化权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这种权利将来源于智力劳动的,经传播具有一定声誉、能产生和满足一定消费需求的特定权利要素的各类形象,转借其影响力,结合于商品或服务的商业化利用。商品化权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69.
70.
探索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站台候车位置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从乘客主体、站台特性、列车运行等3方面分析其对候车位置选择行为的影响。应用Logit模型,构建了包含拥挤容忍程度、排队长度、列车车厢满载率、走行距离、视野关注范围、出行目的等6个影响因素的乘客候车位置选择行为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结果表明不同轨道交通乘客候车位置选择行为存在差异,拥挤容忍程度高的乘客倾向于综合列车车厢满载率和排队长度再选择候车位置,而视野关注范围小的乘客倾向于综合走行距离和列车车厢满载率再选择候车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