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33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8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8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为了探究超声波对小鼠行为的影响以及超声波驱鼠器的作用机制,建立评价超声波驱鼠器效果的简便方法,使用市售超声波驱鼠器进行旷场驱离小鼠实验,通过自发活动、高架十字实验和蔗糖水偏好实验统计了小鼠在超声波发生器与超声波驱鼠器胁迫下的行为学变化.结果显示,超声波驱鼠器连续10 d处理,具有驱离小鼠效果.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驱鼠器连续10 d处理都会引起小鼠运动和探索能力下降,诱发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并且超声波发生器处理引发的上述变化更为显著.本研究可为超声波驱鼠机制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为相关驱鼠器的效果评价与研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适宜于川西南高海拔山区马铃薯肥料施用及种植密度的优化种植技术模式? [方法]采用二次正交旋转 组合设计?研究 N、P、K 肥及种植密度对“西芋 3 号”产量、主茎数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结果]各试验因子对净光合速率影 响的重要程度为:氮肥>磷肥>种植密度>钾肥?对主茎数的影响重要程度为:氮肥>种植密度>磷肥>钾肥?对产量影响的重要 程度为:钾肥>氮肥>磷肥>种植密度? 产量大于 2 000 kg / 667 m2 、净光合速率大于 16 μmol / (m2??s)及主茎数在 3~ 6 个/ 穴的 试验方案共计 39 套? [结论]高产栽培应合理控密控氮?施足磷肥?增施钾肥? 马铃薯“西芋 3 号”最适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 4 317~ 4 529 株/ 667 m2 、N 施用量 6.39 ~ 7.52 kg / 667 m2 、P2 O5 施用量 5.00 ~ 5.83 kg / 667 m2 、K2 O 施用量 24.94 ~ 28.66 kg / 667 m2 ?  相似文献   
993.
994.
针对交通安全中疲劳驾驶状态识别问题,使用单一的疲劳驾驶特征的方法识别率较低,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面部多特征加权和的疲劳识别方法.通过人眼状态检测算法提取眼部疲劳参数,即持续闭眼时间、闭眼帧数比、眨眼频率,通过打哈欠状态检测得到打哈欠次数和打哈欠持续时间,通过头部运动状态分析得到点头频率,建立融合以上六个特征的驾驶疲劳状态检测模型来评估驾驶员的疲劳等级并进行相应的预警.实验测试数据选自NTHU驾驶员疲劳检测视频数据集的部分数据.经实验调整后,发现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较高,识别效果好.  相似文献   
995.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但因当前高等院校存在生源复杂、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实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分析了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面临的新挑战,探讨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新模式,使学生在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对知识的深度掌握。通过问卷调查和对比研究,证明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吸收,提高了教学质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