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本工作以江西省大余县西华山钨矿污灌区江乡竹木村的矿毒田为样本,研究南方酸性镉士镉的形态分布特征,探讨改良的途径。设计了施黄泥客土、增施石灰等四种田间小区定位改良试验。考察了早、晚稻的植株高,有效穗、千粒重及折合亩产等性状及经济指标;对土壤按 A·Tessier 的分级进行了镉的逐级提取,并经巯基棉富集后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对水稻按国家环境监测统一方法测定稻米中镉的含量。研究表明,大余矿毒田的可代换性镉比例很高(66.3%),含镉2ppm 左右的土壤即可能产生镉米(含镉>1ppm),危害比北方严重。采用客土置换法、增施石灰法等对控制米镉含量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农田土壤、地下水、小麦的Cd含量以及接绩作业者和镐暴露人群的发镐、尿镉等研究出发,介绍了立德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Cd废渣及废水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危害,并提出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治理镉渣及废水、改良污染农田土壤、加强劳动保护及环境监测等一整套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医用脱脂棉经氢氧化钠浸泡制成碱纤维,再用二硫化碳黄原酯化后,经水洗、干燥而制成黄原酯棉。研究了自制的黄原酯棉对铅(Ⅱ)和铜(Ⅱ)的动态吸附特性,其吸附回收效果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反法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在pH=1~5的范围内,浓度为20~500μg/L的铅(Ⅱ)和铜(Ⅱ)能被定量吸附回收,回收率在97%~103%之间,定量富集倍数在100倍以上;所制黄原酯棉对铅(Ⅱ)和铜(Ⅱ)的饱和吸附量均在1mg/g(CCX)左右为宜,这既能满足一般要求,也使制品有一定强度;在用盐酸调节试液酸度和作为洗脱液时,回收率低,而用硝酸代替之时,可达到定量回收,所选洗脱液是1mL50%(V/V)的硝酸溶液。  相似文献   
14.
将邻菲口罗啉吸附负载于60~80目活性碳上,制成金属离子富集剂。在pH=4时,富集剂对Pb2+,Cu2+,Cd2+,Zn2+,Cr3+5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分别为44,24,16,12,10mg/g。富集废水中Pb2+时的加标回收率为87%~91%。  相似文献   
15.
以铬天青S和邻菲啉作混合显色剂,不需预分离,可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氮化硅消解液中的铁和铝。[Fe(phen)3]2+和Al(CAS)3的吸收光谱有部分重叠,通过读取在两个等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可消除吸收干扰,测铁所选的波长对为504/595nm,测铝的波长为[Fe(phen)3]2+不产生吸收的581nm.测量在pH=6.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进行。测铁的线性范围为0~4mg/L,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1%,平均回收率为99.7%;测铝的线性范围为1.4mg/L,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1%,平均回收率为101.1%。  相似文献   
16.
脱脂棉和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3-氯-2-羟基丙基纤维素醚,其被乙二胺胺化可得到3-乙二胺基-2-羟基丙基纤维素醚──一种阴离子交换纤维。本文叙述了其对铬(Ⅵ)的动态吸附性能。在溶液pH值为3~6时,该交换纤维对铬(Ⅵ)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过程在5min之内可基本达到平衡状态;当流速在5~15mL/min范围内时,吸附率没有大的变化;交换纤维对铬(Ⅵ)的最大吸附量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用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为洗脱液,在洗脱速度为4mL/min时,用8mL可将铬(Ⅵ)完全洗脱。  相似文献   
17.
经预处理的花生壳颗粒(20~60目)与环氧氯丙烷接枝,引入活泼氯;活泼氯被硫脲取代后,成为硫脲基螯合树脂。最佳工艺条件;(1)合成醚化颗粒,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90℃;(2)取代引入硫脲基,反应温度及时间分别为90℃和2h。在溶液pH=5.4~5.8时,螯合树脂对Ag(I)的吸附容量为100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