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1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宜万铁路处于复杂艰险山区,其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现象突出,简要介绍了宜万铁路地质问题特点、采取的综合地质勘察方法以及方案比选线等的相关情况,为类似工程的勘察及选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2.
该文对一类具有两个任意二次曲线解的三次常微系统作了一些研究,得到该系统有无极限环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13.
生物多样性与针叶林生态系统过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过去10年中,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过程的关系成为生态学中最具争议和挑战性的话题。生态学家们围绕植物组成和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过程的关系、生物多样性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系、土壤生物多样性赇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多样性和组成对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开创性研究。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是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迄今为止,有关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的研究还相当有限,有关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过程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建议在未来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生态过程研究中加强生物多样性与针叶林生产力的关系,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系、土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过程的互动、地下/地上部分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研究。  相似文献   
114.
针对目前从遥感影像中提取的河流, 尤其是细小河流容易出现中断的情况, 将深度学习与多次棋盘分割法相结合, 应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河流提取。基于对山区、平原和城市3景高分二号卫星遥感影像的实验表明, 与现有的方法相比, 该方法提取的河流更加连续, 并且能够提取高分二号卫星遥感影像中两个像元的细小河流。  相似文献   
115.
目前酸压裂缝导流能力实验多采用光滑岩板模拟地层水力裂缝,忽略了裂缝粗糙形貌对酸刻蚀行为、导流能力影响。采用自研装置"酸压裂缝导流能力测试系统",分别用光滑岩板、粗糙岩板模拟光滑裂缝、粗糙裂缝,研究了不同注酸排量、注酸时间下两种不同形貌水力裂缝的酸刻蚀行为和导流能力特征。结果表明,酸刻蚀后光滑裂缝轮廓线迂曲度增加;粗糙裂缝相反,酸刻蚀作用体现为削"峰"深"谷"。增加注酸排量或注酸时间,粗糙裂缝的高程变化、裂缝宽度、酸溶蚀量和导流能力增加幅度均明显大于光滑裂缝,且导流保持能力更好;粗糙裂缝对注酸参数变化更敏感。粗糙岩板利于真实评价储层条件下酸压裂缝导流能力,提高酸压方案设计的针对性,改善酸压效果。  相似文献   
116.
我国水资源蕴藏丰富,部分地区河川因中、上游河床陡峻、落差大适合水力发电条。目前水力发电方式大致可分为惯常式及抽蓄式水力发电。水力发电站各分厂机组的运转策略是可以满足民生及工业用水的需求与满足电力系统尖峰负载的需求。现行操作策略虽然符合电力系统经济运转的原则,但无一套精确的计算方法能使串联式水力电厂调度模式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该论文应用一个仿电磁理论算法,搜寻每时段最佳放流量,以获得最大总发电利润,并比较现行水力电厂的实际经济调度。  相似文献   
117.
为实现海量数据的信息快速挖掘和直观表达,提出了基于数字流域仿真平台的水文数据三维可视化方法.该方法利用顾及地形特征生成的流域离散点作为数字流域仿真平台与观测数据和分布式水文模拟结果集成的基础;研究了流域水文数据时空展布和三维等值线生成算法与分区透明度和颜色值相结合增加视觉敏感性来虚拟表达水文时空信息;并引入计算机动画技术实现水文数据时空演变过程.最后将以上算法与数字流域仿真平台集成应用于长江上游降雨过程的动态三维可视化系统的构建,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8.
现代社会信息对每个人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具有为社会服务的便利条件。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参与社会服务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9.
滨海围垦湿地芦苇凋落物分解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s,OTC)模拟增温,结合网袋法,研究了空气增温(1.984±0.7)℃对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代表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不同凋落物组分(茎和叶)分解速率的影响,并分析增温和非增温条件下凋落物分解速率与1.2 m高度的空气温度、0~5 cm土壤温度及0~5 cm土壤湿度3种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其变化.结果表明:①增温与不增温处理下,OTC组和对照(CG)组芦苇茎的年分解率分别为49.20%和45.11%,而叶的年分解率分别为63.52%和58.53%,增温对叶的分解促进作用更加显著;②增温增大了湿地芦苇凋落物分解常数K值,OTC组和CG组茎的平均K值分别为0.028和0.027,叶的平均K值分别为0.093和0.080,叶的增幅显著大于茎的增幅;③3种主要环境因子与滨海围垦湿地芦苇凋落物的分解速率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是1.2 m空气温度>0~5 cm土层温度>0~5 cm土层湿度,且增温使分解速率与3种环境因子相关性程度均增大,其中,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变化最显著,增大6.43%.综上所述,气温是影响滨海围垦湿地芦苇凋落物分解的关键环境因子,增温不仅会增大滨海围垦湿地芦苇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同时也会改变芦苇凋落物分解速率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0.
为了探究电动修复法对高浓度含铜污染土壤修复的可行性,对铜含量为1500 mg/kg的污染土壤进行了电动修复。实验研究了不同修复时间下电流变化、土壤pH值变化和土壤中铜的迁移规律,并采用BCR法对土壤中铜的不同形态进行了分离提取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电动修复技术对于高浓度含铜污染土壤中的铜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修复电压为30 V,修复时间为7 d时,土壤中的铜含量可以降至400 mg/kg以下。修复后铜的弱酸提取态占比增加,可还原态占比降低,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占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