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6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研究锦鸡儿种子的休眠机制和解除休眠的最佳条件与方法,采用物理与化学方法对不同种源地的刺叶锦鸡儿与荒漠锦鸡儿进行破除休眠研究。结果表明:种皮厚度是影响刺叶锦鸡儿与荒漠锦鸡儿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在物理与化学方法中,热水处理、机械处理和浓硫酸处理能有效破除2种锦鸡儿种子种皮的阻碍性功能,显著提高锦鸡儿种子的萌发率与萌发指数。浓硫酸处理萌发率可达100%,热水处理萌发率最高值为96%。热水处理、浓硫酸处理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是锦鸡儿属植物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镉(Ⅱ)、汞(Ⅱ)离子催化四苯基卟啉钴(Ⅱ)的生成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钴(Ⅱ)与四苯基卟啉H2TPP在DMF溶剂中生成CoTPP的动力学以及镉(Ⅱ).汞(Ⅱ)离子对该反应的催化作用,提出了反应机理,并研究了温度对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求得基元反应的活化参数△Hm≠、△Sm≠及平衡步的△Hmφ△Smφ。  相似文献   
13.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四(邻-氯乙酰胺基)苯基卟啉(H2TClP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通过不同温度下卟啉对BSA作用引起的荧光强度变化,利用荧光猝灭的Stern-Volmer曲线和静态猝灭公式线性拟合,求得反应的结合常数、热力学参数和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证实了H2TClPP对BSA有较强的猝灭能力,其荧光猝灭作用属于静态猝灭.H2TClPP对BSA的同步荧光光谱表明,相互作用使BSA的构象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DFT-B3LYP/6-31G(d,p)水平的几何全优化方法,对环己烷a、e键取代以及不同取代基(甲基、苯基)的一元取代衍生物进行了计算,从总能量、前线轨道能量、键能、分子的空间位阻和电子效应等微观角度对衍生物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同一取代基在不同位上,e键位取代比a键位更稳定;对同一位上的不同取代基,大基团比小基团更稳定。  相似文献   
15.
过渡金属亮氨酸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五种过渡金属(铁-锌)亮氨酸(Leucine)的固态配合物。用差热(DTA)、热重(TG)分析法研究了它们的热分解机理,并对五种配合物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简单计算。结果表明:金属配合物的失重活化能大小顺序为:ECo(Leu)2Cl2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3种过渡金属(铁、钴、镍)亮氨酸的固态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TG-DTA的测定,确定它们的组成分别为Fe2(Leu)6(SO4)3.H2O;Co(Leu)2C l2.0.5H2O;N i(Leu)2C l2.2H2O.用HWR-15型恒温式微机量热计测定了固态配合物的恒容燃烧能,计算了它们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17.
陈芳  胡珍珠 《河南科学》2009,27(1):31-33
探索了稀土氨基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合成条件,合成了稀土高氯酸盐与甘氨酸及咪唑的三元配合物,用化学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Gly),Im](ClO4)y·2H2O(RE=La,x=3,y=3;RE=Nd,x=2,y=3).  相似文献   
18.
铒氨基酸配合物的离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稀土铒盐与甘氨酸(Gly),组氨酸(L-His),脯氨酸(L-Pro)形成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并研究了其离解动力学,实验表明:配合物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的离解完全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pH=4时,稀土脯氨酸配合物离解速度较快,而稀土甘氨酸、组氨酸配合物不发生离解.  相似文献   
19.
从中学化学教师只有掌握了物理化学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中学生适当学习物理化学的相关知识有利于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的提高,以及物理化学课程对高考的导向作用等方面,论述了物理化学课程对中学化学教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电导法在293~313 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Er(ClO4)3在DMF溶剂中的电导率,利用Debye-Hucker和Osager-Falkenhangen公式计算了Er(ClO4)3在DMF溶剂中的平均活度系数,并对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及活度系数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进行了讨论:Er(ClO4)3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浓度的变化符合Kohlrausch立方根定律;活度系数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温度T的变化规律符合关系式:γ土=A BT,其线性相关系数R=0.996 6~0.999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