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冰箱中空气流场和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使用有限元程序FIDAP7.6,在Karlsruhe大学的IBM/6000SP并行计算机上,对冰箱内部的二维稳态空气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了热负荷、冰箱内部搁板与蒸发器及门之间的间距、内部搁板的导热系数对箱内温度分布与流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维稳态模型能够反映不同参数对冰箱内部温度场与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开缝翅片压降和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D研究了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的换热和压降特性,分析了开缝翅片厚度对换热器压降、换热特性的影响,并用场协同理论分析了计算结果.得出了翅片开缝能起到强化翅片换热的效果且开缝翅片厚度存在最佳值等结论,为优化新型管翅式换热器提供参考.同时,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3.
双温双控冰箱的仿真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双温双控冰箱的动态仿真程序,利用所建模型,对某BCD-188F双温双控冰箱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并对同一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将该软件用于冰箱的改型设计,结果表明,改型设计前后冰箱样机性能实验结果与仿真软件的预测结果较为吻合,证明了仿真软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4.
密码系统差分功耗分析攻击及功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证明密码系统运行时功耗泄漏包含系统密码信息,分析了静态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门数据功耗相关性,通过对AT89C52单片机实现的数据加密标准(DES)密码系统进行差分功耗分析(DPA)攻击,在64h内获得了DES第16轮加密的48 bit密钥.攻击结果表明:AT89C52中静态CMOS门状态由0到1和由1到0翻转电能消耗不同,静态CMOS门不同位置的负载电容之间存在差异.提出了寄存器负载电容充电功耗模型,解释了攻击现象,明确了DPA攻击的物理基础,为密码系统实施相关防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在改进现有霜表面水蒸气过饱和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建立了翅片管换热器结霜过饱和模型,计算出了4个随时间变化的参数:结霜量、能量传递系数、霜层密度和厚度.实验数据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翅片管换热器结霜过程中的传热和传质现象.  相似文献   
106.
运用含油制冷剂翅片管换热器分布参数仿真模型,定量分析了润滑油的混入对蒸发器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发器性能受润滑油的影响较大,对压降的影响较换热更为显著.当润滑油循环量为3%和5%时,蒸发器制冷量的衰减约为5%和10%.除换热因素外,蒸发器出口润滑油中制冷剂残留也是导致换热器性能衰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7.
为了研究盐雾腐蚀对铜翅片换热器空气侧压降特性的影响,对4种不同腐蚀程度的铜翅片换热器进行了实验,比较分析了不同雷诺数下,经过不同盐雾腐蚀程度的换热器和新换热器的压降特性.为了分析翅片亲水性的变化对压降的影响,对铜翅片静态接触角和动态接触角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铜翅片的静态和动态接触角逐渐增大;换热器空气侧压降逐渐增大,摩擦因子逐渐减小;当风速在0.5~2.0 m/s时,空气侧压降最大增加17.5%~21.6%.  相似文献   
108.
绝热毛细管性能模拟的平均参数模型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根据分区集中和参数平均的思想,建立了一种简单、精度和通用性良好的绝热毛细管流动模型.出于系统动态仿真的需要,模型中考虑了过热流动和壅塞流动.基于R12的分布参数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了不同流动区域内参数平均的一个关联式.该关联式对制冷剂R134a和R600a也取得了与R12相仿的效果,表明该关联式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对R12、R134a和R600a在毛细管内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制冷装置系统仿真和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109.
制冷压缩机热力性能的神经网络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压缩机热力性能的准确计算,对于使用压缩机制冷空调装置的优化设计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而单纯的理论模型难以反映实际的复杂因素,影响计算精度.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与传统理论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智能型的压缩机热力计算模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和泛化功能改善压缩机容积效率和电效率的计算模型精度.神经网络采用多层前向网络(MLP),网络训练采用同伦BP算法.对房间空调器用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启动过程的输入功率变化,以及汽车空调器用变转速往复式压缩机的容积效率进行仿真,并与实验结果对照.结果表明,智能型压缩机模型很好地改善了传统计算模型的精度,而且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10.
毛细管两级串联节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单根绝热毛细管模型建立了绝热毛细管的两级串联节流模型,并根据房间空调器的相关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以两级毛细管的同何尺寸(内径和管长)为变化参数,通过模型对串联节流流量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发现了流动壅塞位置的多样性及其对流量的影响,提出了可以指导房间空调器中串联毛细管设计的两点结论:高压连接管只要满足一定的几何尺寸范围就能起到辅助节流的作用;热泵工况下辅毛细管的内径是影响流量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