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3篇
综合类   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边坡生态防护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公路建设工程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之一。目前,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在我国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总结。结合工程实践,从边坡生态防护原理、护坡植物选择、生态防护施工方法及其经济效益比较等方面,研究和总结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2.
主要阐述了当前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在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方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进行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43.
弱光(60μmol·m~(-2)·s~(-1))下10℃低温处理增强了番茄叶片和根系中SOD、POD的活性;5℃处理虽促进了叶片和根系中POD,以及根系中SOD的活性,但导致了叶片中SOD活性的下降;低温弱光导致了叶片和根系中CAT活性的显著降低。正常光温下恢复14d后,10℃处理植株叶片中SOD、CAT和根系中CAT活性均能恢复到对照水平,叶片中POD和根系中SOD、POD活性也能保持较高的活性甚至还有所上升;5℃处理植株叶片中SOD、POD活性能恢复到对照水平或仍保持较高活性,CAT的活性也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恢复,而根系中虽然SOD活性有所上升,但CAT只有轻微的恢复,POD活性则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44.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和1999年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等为依据,武功山有国家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共计35科52属68种。本文对上述珍稀保护植物的生活型及其区系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分布的52属珍稀濒危植物中,热带分布型有16属,占种子植物属的30.77%,温带分布型有20属,占38.46%,其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亚热带过渡性质;中国特有分布型15属,占总属数的28.85%,具有特有性强,起源古老的特征。  相似文献   
45.
为探讨低夜温后不同光强恢复对番茄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以番茄品种"中蔬4号"为材料,幼苗在5℃低夜温处理12 h后,移入人工气候室(18-28℃)弱光(约100μmol·m-2·s-1)或强光(约1200μmol·m-2·s-1)下恢复8 h,观测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在低夜温及恢复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低夜温虽...  相似文献   
46.
以冷敏感植物小叶榕和耐冷植物红叶石楠为材料,比较了两种常绿阔叶植物阳生叶和阴生叶的叶绿素荧光成像特性,以探索亚热带地区不同耐冷性常绿阔叶植物的越冬光保护策略。结果表明,越冬期小叶榕阳生叶具有较低的光化学反应和热耗散能力,低温强光导致小叶榕阳生叶严重光抑制的发生,并引起其光合活性面积的减少。处于弱光环境下的小叶榕阴生叶仅发生轻微光抑制,也未引起光合活性区域的减少,可通过维持相对较高的热耗散能力防御低温光抑制。越冬期的红叶石楠阳生叶和阴生叶均仅发生轻微光抑制,也未引起光合活性区域的减少。红叶石楠通过维持较强的光化学反应和热耗散能力,而阴生叶则主要是通过热耗散途径防御低温光抑制。两种植物的阳生叶和阴生叶均能够通过主动关闭叶片部分光合活性区域PSII反应中心,并提高剩余有活性的PSII反应中心光化学反应能力来防御低温光抑制。尤其是小叶榕阳生叶,低温强光显著提升了少数光合活性区域的光化学反应和热耗散能力,采取重点保护部分叶片区域的越冬光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7.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井冈山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过硬、创新意识突出”为人才培养目标,强化“精神引领、创新驱动、实践赋能”(三强化),建立了“红绿融合、学研融合、训赛融合”(三融合)的创新人才育人路径,构建了“井冈山精神+学、研、训、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和专业建设成效。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和专业创新创业工作被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广泛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