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7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209篇
系统科学   158篇
丛书文集   247篇
教育与普及   18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1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472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采用均匀设计(UD)和响应面法(RSM)相结合开展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处理含有As(Ⅴ)废水的实验.设定了三个影响因子:As(Ⅴ)初始浓度(0.55~5.20 mg/L)、絮凝剂投加量(50~300 mg/L)和废水pH(6.0~9.0),分别进行了三因素四水平实验;应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建立了模型1(PFS,R2=0.990 2)和模型2(PAFC,R2=0.976 6);通过对两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优化的实验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PFS为絮凝剂,As(Ⅴ)去除率在96%以上,残留As(Ⅴ)可小于50 μg/L;以PAFC为絮凝剂,As(Ⅴ)的去除率在95%以上,若As(Ⅴ)初始浓度为1.0 mg/L左右,残留As(Ⅴ)也可低于50 μg/L.在上述条件下废水经过处理能够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标准(GB/T 19772—2005)的要求.该实验方案能够通过较少的实验次数建立数学模型,且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优化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932.
中国下一代移动通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无线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4G)正逐渐成为通信系统的主流技术.4G通信系统力图克服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局限性,为用户提供更高的带宽、更好的服务质量以及更低的资费.本文讨论了4G网络中的关键技术,并且着重调研了国内学者所开展的4G技术研究.所调研的4G技术涉及多载波传输技术、多天线技术、载波聚合技术、中继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分布式天线系统、网络融合技术以及网络自优化技术.上述4G关键技术为满足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的高级全球移动通信标准(IMT-Advanced)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本文将详细介绍每一种技术的作用、研究内容和现有解决方案.最后,探讨了4G系统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33.
随着我国经济机构调整的快速推进,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伴随企业的发展,商标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但中小企业对商标的价值不够重视,对商标的保护措施不完善,本文以河北廊坊市中小企业为例,针对中小企业商标保护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构建中小企业商标保护体系的建议,以期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商标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934.
针对虚拟人技术中被动式光学捕捉系统丢点或误匹配问题,利用标志点运动的连续性和局部相关性提出了一种检测和补偿的方法。注意到标志点运动的连续性,利用轨迹的二阶导数检测标志点畸变的时刻。由于标志点在人体分布的局部相关性,从刚性模型和线性模型两个角度,利用与畸变点相邻的标志点修正和补偿畸变点的真正位置。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5.
2012年8月末,巴西联邦法院下令,暂停全球第三大水电站贝罗蒙特在亚马逊支流欣古河上的建设。在经济发展与环境、原住民保护上,巴西选择了后者——因为水电站并不是唯一的出路。穿过瑰丽茂密的热带雨林,各种奇异动物在四周跳跃奔跑。一条小船在巨大的河流上顺水漂下,最后停泊在岸边的原始部落居住地。部落首领带领着族人,脸上画满代表出征战士的图腾,举着手中的长枪放声怒吼。离他们不远处,大片树林在推土机前倒  相似文献   
936.
针对突发威胁,无人机重新规划局部航迹的问题,提出了分段优化快速扩展随机树(rapidly exploring random tree,RRT)的无人机动态航迹规划算法。首先利用分段优化RRT算法生成全局航迹,然后根据突发威胁的相关信息确定局部航迹的起点和终点,最后利用分段优化RRT算法生成局部航迹,绕过突发威胁并回到原航迹。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运行时间和路径代价都降低了10%左右。对于动态航迹规划,该算法的鲁棒性与实时性较强。  相似文献   
937.
针对目前无人机基于景象匹配对目标定位精度低与速度慢,以及依赖任务设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景象匹配的航摄影像二维定位方法。首先进行任务规划,来获取某固定区域的航摄影像。然后基于特征匹配算法来完成景象匹配。最后提出坐标解算及底图生成方法,来实现航摄影像二维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定位精度与速度,减小了对任务设备的依赖。因此,所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基于景象匹配的目标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938.
研究正断层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不仅对厘清石油、天然气的聚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为断块油气藏等的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正断层为原型开展构造物理模拟实验;通过高分辨率的粒子图像测速技术记录实验砂层变形速度、断层倾角、断层距离和应变能;划分正断层形成和演化阶段并从应变能角度分析正断层形成和演化特征.结果 表明:正断层开始形成后,断层破碎带区域最早破裂,上盘次之,其后为下盘;倾角随埋深加深有"多期递减"现象;明显断距最先在断层带上部出现,断距不断增大后断裂向断层带下部延展;断层带纵向上断距并不均等,断层带下部断裂程度明显大于上部,断距分布呈"双峰"特征.正断层形成和演化可划分为断层初始期、断层孕育期、断层形成期、断层稳定期,不同时期的应变能密度峰值差异为1~3个数量级.应变能的释放时间决定了断裂产生时机,应变能释放率决定了断裂规模,地层应变能的积累和释放是正断层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内因.正断层形成后,残余了高应变能的上盘区域以多种形式逐渐释放应变能形成次生断层.文中提供了一种模拟正断层形成和演化的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希望给石油地质工作者提供一点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939.
紧急避撞路径规划及其跟踪驾驶员转向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紧急避撞工况,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紧急避撞路径规划方法和路径跟踪反馈预瞄驾驶员模型。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Sigmoid曲线与物理约束的避撞路径规划方法,并建立融合最优曲率预瞄与闭环反馈转向修正的驾驶员模型以对所规划路径实现快速和精确跟踪。之后,搭建了CarSim+Simulink离线联合仿真平台,对避撞路径规划和路径跟踪反馈预瞄驾驶员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基于自主改装的试验车辆,进行实车试验以验证所提出的路径规划方法及驾驶员模型的可行性与实时性。仿真及实车试验结果均表明,所规划的避撞路径和驾驶员模型可以控制车辆快速、安全地避让障碍物。  相似文献   
940.
将Pincer形配体2,6-双(5-叔丁基-1H-吡唑-3-基)吡啶(H_2L)与CuBr_2反应,合成一种新的配合物[H_2LCuBr_2](H_2L=2,6-双(5-叔丁基-1H-吡唑-3-基)吡啶),并进行元素分析、紫外-可见(UV-Vis)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 IR)和热重分析等表征。在70℃条件下的乙腈溶液中,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以H_2LCuBr_2为催化剂,分别对芳族底物如异丙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和苯甲醇进行了氧化催化活性测试。实验证明该催化剂对苯甲醇、苯乙烯和α-甲基苯乙烯的氧化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主要产品分别为苯甲醛、苯甲醛和苯乙酮。苯甲醇在8 h内转化率为51. 77%,选择性95. 46%;苯乙烯在4 h内转化率为94. 84%,选择性81. 07%;α-甲基苯乙烯在4 h内转化率为99. 80%,选择性97. 91%。通过对苯甲醇氧化反应的质谱跟踪监测,提出了合理的催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