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97篇
系统科学   111篇
丛书文集   94篇
教育与普及   8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217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研究区位于珠江口以西至琼州海峡及琼东海域,是一个开放的海湾.在本海域共采集了40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孢粉分析,所有样品孢粉丰富.根据孢粉总浓度(重量浓度)及木本植物、陆生草本植物和蕨类植物孢粉浓度的分异程度,可将本海域的孢粉散布划分为10个孢粉区域.此外,根据局部孢粉浓度出现极高值与极低值的现象划分了3个孢粉浓度高值区和3个孢粉浓度低值区.根据海底形态及动力情况,可将10个孢粉区域归纳为4种孢粉沉积环境:临岸带、近岸带、远岸带及海岛陡坡带.研究表明,临岸带(区域Ⅰ,Ⅵ,Ⅸ及Ⅹ)沉积环境较为复杂,存在孢粉高值区与孢粉低值区的分化,该带草本植物花粉含量高,达全区之冠.近岸带(区域Ⅱ,Ⅲ,Ⅴ,Ⅶ)孢粉浓度中等,木本植物花粉及蕨类植物孢子含量略有增多,尤以松属花粉显著.远岸带(区域Ⅳ)孢粉浓度低,组合中以蕨类植物孢子含量较多而突出.海岛陡坡带(区域Ⅷ)孢粉组合中各组分含量中等,具有各带混合的特性.孢粉高值的产生与多水团的活动有关,如:高值区A,位于珠江冲淡水向西扩散过程中与陆架水混合锋面带处;高值区B和C,在雷州半岛以东海域的逆时针环流(低速带)处.孢粉浓度低值区与波浪、潮流活跃有关,如:雷州半岛沿岸波浪强烈冲刷区(区D),琼州海峡东口强潮区(区E),及陆坡内潮、内波高发区(区F).  相似文献   
972.
主要研究高阶微分方程 f(k)+∑k-1 j =1 Pj(e -z )f(j)+ Q(z)f =0解的增长性,其中 Q(z)是有限级超越整函数,Pj(e -z )(j =1,2,…,k -1)为 e -z 的非常数多项式。当 Q(z)满足一定条件时,该微分方程的任意非平凡解为无穷级解,并讨论了对应的非齐次微分方程解的增长性。  相似文献   
973.
 为研究湿相含CO2腐蚀环境下管道底部沉积物对腐蚀的影响,在管道内底部湿相盐水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沉积物结垢趋势,研究管道内沉积物形成及类型。应用电化学噪声技术和金相分析法对湿相CO2环境下20#低碳钢无、有沉积物覆盖下的电位噪声、电流噪声及噪声电阻等腐蚀相关参数进行测试,对腐蚀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湿相CO2环境下有沉积物相比无沉积物覆盖的20#碳钢电流、电位噪声随时间变化曲线波动性大,噪声电阻的倒数降低87.5%~95%。通过室内及现场实验测试20#低碳钢监测挂片定期清除沉积物、缓蚀剂防护条件下腐蚀失重及点腐蚀参数,得出定期清除沉积物及缓蚀剂防护能分别降低20#碳钢均匀腐蚀80%、43%,点腐蚀速率57%、92%。  相似文献   
974.
摘要:随着生物农药的不断发展,许多昆虫也逐步加入到实验动物行列中,甜菜夜蛾在农业及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中作为科研材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合理的人工配方饲料,通过室内长期的继代饲养繁育,确定了甜菜夜蛾生活史中各个阶段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技术参数,掌握了甜菜夜蛾室内人工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从而建立了适宜甜菜夜蛾生长发育以及连续传代繁育的环境设施条件和技术方法。目前,甜菜夜蛾已经在室内连续传代超过100代,其产卵率、孵化率、幼虫成活率、化蛹率和蛹质量以及成虫羽化率等都一直处于稳定状态,种群未出现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975.
前人对页岩气运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吸附-解吸附规律及其在微纳米孔喉中扩散流动的微观运移规律。页岩气的层内运移也会受到流体势的控制,介于页岩的孔渗特点,流体势的高低取决于孔隙流体压力。根据不同地质环境的孔隙流体压力差异,建立3种页岩气层内运移的理论模型:①褶皱中的层内运移模型;②差异剥蚀引起的层内运移模型;③有机质成熟度差异引起的层内运移模型。微观运移为层内运移提供必要的运移通道,层内运移进一步促进微观运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川东地区焦石坝断背斜开展页岩气层内运移机理研究。结果证明,川东地区焦石坝断背斜中,页岩气和孔隙压力分布情况与建立的层内运移模型相一致。通过页岩气的层内运移和微观运移规律研究,更有助于准确地找到油气勘探的"甜点区"。  相似文献   
976.
977.
城市主干道交通量的增长使干线协调控制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而传统的干线协调控制模型主要基于速度均值进行绿波方案设计。考虑到车辆在实际的行驶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速度存在一定的波动,以95%置信区间下的绿波设计速度作为速度波动区间,在Asymmetrical Multi-BAND(AM-BAND)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速度波动区间约束,建立了考虑速度波动区间的干线协调控制模型,以获得最大绿波设计速度及最小绿波设计速度。算例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平均行程时间、平均停车次数等评价指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进,带宽利用率提高,绿波协调控制效果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78.
汶川地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调查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进一步理解汶川地震中一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破坏原因,根据汶川地震后框架结构震害调查资料,对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所规定的抗震设计原则,对框架结构中的一些典型震害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主要包括防震缝处的震害,结构竖向刚度、强度不均匀产生的震害,框架梁、柱及节点处的震害,围护结构与填充墙处的震害及楼梯震害.在对震害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加强框架结构安全性的措施.所得分析结果可为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及有关的规范修订提供参考,以保证框架结构在地震中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979.
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定了纳米晶态与非晶态Mm(NiCoMnAl),贮氢合金电极中的氢扩散系数,并利用XRD、TEM和SAED对贮氢合金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纳米晶合金比非晶合金具有更高的结晶度和细小的晶粒尺寸,大量的晶界为氢原子提供了良好的扩散通道,有利于氢在合金中的扩散,提高了合金电极中氢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980.
首先推导了G-Weibull(Generalized Weibull)杂波在复幅度以及强度上的概率密度函数以及其高阶矩特征,然后利用散射影响因子服从G-Weibull分布的变量与Gauss分布变量的相干斑乘积模型,得到了适用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处理的L分布杂波分布函数,并推导了其高阶矩特征以及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极化SAR)中的多视处理的协方差矩阵的概率分布函数和矩特征。针对实测数据,给出了极化SAR单视与多视图像L分布参数的矩估计方法,指出矩估计是视图数的渐进无偏估计,并利用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了检验,验证了推导的正确性。极化SAR中多视图像L分布杂波的统计理论对极化SAR目标检测、识别等领域的新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