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在森林覆盖下的林场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或农村社区的“表露于外”而“备受关注”,随着林场禁伐和国营林场的转制改革,林场社区原本在事业单位建制下的“身份优越”和“工资丰厚”越发与现实相悖,也越发坠入贫困的“深渊”.基于为期2年的跟踪调查,在梳理薄刀峰林场旅游和社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旅游驱动下的社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薄刀峰林场社区空间形态及其空间组织的演进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当前,旅游已成为薄刀峰林场社区经济发展,尤其是精准扶贫的主要依靠.但由于长期依赖于“打工经济”,外出务工依然是薄刀峰林场目前最主要的就业形式; 2)1995年~2015年,薄刀峰林场社区在空间形态上经历了由“分而居”向“聚而居+混而居”的转变过程,相应的在空间组织上也经历着由“三镇独立”向“一核三区”的演进过程,而导致林场社区空间形态和空间组织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旅游发展下的交通区位变迁.  相似文献   
62.
信息网络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空间结构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指示器本文以松滋县为例,对信息网络和农村空间结构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总结出了信息网络对农村空间结构的深刻影响。文章还提出了信息网络建设促进我国农村空间结构优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3.
Huwentoxin-Ⅰ是一种小分子量的多肽类毒素,它能阻断脊椎动物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该毒素分子内含33个氨基酸残基,有三对二硫键。本文报道用圆二色性光谱分析法对该毒素二级结构的测定和分析,并用Creenfield等介绍的方法计算其二级结构中各种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此多肽分子中,α螺旋约占22—28%,β折叠约占22—35%,而β转角和无规卷曲约占41—49%。实验还表明,此毒素在不同pH条件下的二级结构均比较稳定,将它加热到80℃保温20分钟后再测定其CD光谱,其二级结构成分变化不大。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其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分子一级结构序列N-末端有一小段β折叠,C-末端有一段α螺旋,分子中部的大部分残基为β转角和无规卷曲构象。  相似文献   
64.
基于密度泛函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分别采用LDA、PBE和PW91三种交换关联泛函,研究半导体性单层二硫化钼的压电特性. 针对三种交换关联泛函,研究获得二硫化钼晶格结构参数、基本电学特性、材料弹性常数和压电系数. 结果显示基于LDA 泛函获得的带隙更接近于实验结果,而基于PBE和PW91泛函获得的晶格结构参数、杨氏模量和压电系数较为一致,且更接近于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5.
在分析无功电源及无功负荷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支路无功功率的等值处理方法,即将支路对地导纳等值为无功电源,将支路损耗等值为虚拟负荷,形成无功功率无损网络.根据有功功率分配的解析模型和算法的思想,依据无损网络构造无功顺流分配矩阵,提出无功功率跟踪的解析模型.针对无功电源的特点,给出有功功率顺流分配矩阵异常时的解决方法.该模型不需任何分摊原则,只需通过矩阵分析直接得到解析模型.将该算法应用于4节点系统、IEEE14、IEEE30节点系统及实际工程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地处理系统中的无功电源及无功负荷,具有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66.
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全球的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反刍兽疫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严重影响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942年首次发现于西非科特迪瓦,逐渐扩散至非洲及亚洲大部,涉及四十余国家.2007年7月首次传入中国西藏阿里地区,并于2008年6月再度爆发,且呈由边境逐渐向内传播的趋势.该地区有多种珍贵濒危野生反刍动物,是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潜在宿主,它们随季节迁徙及夏季产仔的习性更增加其受小反刍兽疫感染并传播小反刍兽疫的可能.因此,对小反刍兽疫病毒的生物学特征、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进行综述,必将有利于正确评估小反刍兽疫对野生有蹄类动物的威胁并采取合适的措施预防与控制小反刍兽疫疫情.  相似文献   
67.
甲型H1N1流感病毒北美毒株的分子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武斌  王承民  董国英  罗静  赵宝华  何宏轩 《科学通报》2009,54(12):1661-1672
以10个甲型流感病毒北美毒株的基因PB2, PB1, PA, HA, NP, NA, NS和M进行遗传进化分析, 并用不同的软件对PB2, HA, NS1和M2蛋白氨基酸序列、糖基化位点及抗药性位点分析. 结果表明, 甲型流感病毒北美毒株的基因片段是一个来源于不同宿主、不同地域的重组株. HA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北美毒株HA蛋白的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均为IPSIQSR↓G, 不具有高致病性流感病毒的特性, 同时NS1蛋白第92位氨基酸残基由天冬氨酸突变为谷氨酸(Asp→Glu), PB2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第627位均为谷氨酸(E), 这些特性表明对人具有明显的亲和性, 但推测对人具有较低的致病力. M2蛋白的同源建模表明了北美毒株M2蛋白的药物敏感位点突变为抗药型位点, 推测北美毒株具有抗金刚烷胺类药物的结构特点, NA蛋白序列分析表明了北美毒株仍然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敏感.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我国预防和控制甲型流感北美毒株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8.
目前三相四线制四桥臂有源补偿电路,针对三相系统对谐波电流快速与准确检测的要求,应用一种结合传统ip-iq和同步检测的新型检测方法来实现对谐波电流的检测,从而达到APF电路中输出电流对指令电流追踪的准确性和快速性要求,结合无差拍控制,实现三相四线制APF准确快速的补偿。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新型检测法可以准确的对三相四线制系统进行有效快速地补偿,并且能有效改善中线电流。  相似文献   
69.
使用熔融-析晶法制备了系列模拟锕系铈钕氧基磷灰石硼硅酸盐玻璃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玻璃陶瓷的析晶行为和微观形貌,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了玻璃陶瓷的结构,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测试了浸出液的元素浓度,并计算归一化浸出速率分析抗浸出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钕可...  相似文献   
70.
以泉州和台湾两地的民俗文化活动和民间信仰为引导,探析泉台民间美术的本源文化内涵,发挥泉台民间美术折射出的祈福吉愿,增强台胞的同源同祖同根生的情感认同,为两岸的文化交流发挥其重要的纽带作用,并以泉台民间美术的形态特征、装饰特色、色彩审美为载体,对泉台民间美术的延展开拓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